第137章 炉姑传说
有关炉姑的传说,在桓台这个地界还有很多,总之,这是一位曾经以真身现身人间教化众生的真神。只不过众生所不知道的是,炉姑那一世的显化,教化众生是目的之一,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收服作乱的妖牛,而这头妖牛被炉姑炼化之后,其妖灵就成为了炉姑身边的一位护法兽,或者说是坐骑。由于炉姑曾是铸剑师欧冶子之女,铁牛妖灵又是在铸剑炉中被炼化的,所以身上就携带了剑灵之气,而其剑灵锋锐,就表现在它最强的攻击部位——两只牛角上。
现在,炉姑本尊还未出现,只是一只护法兽出手,就已经明显压制了茅山鬼娘一头,想来这茅山鬼娘应该会知难而退了吧?
李娥为救父殉身,齐王听后为这一惊世孝举而感动,封李娥为炉神姑,在商山绝顶建炉神庙。朝代更迭,但炉姑的传说绵延两千多年不衰,多代帝王对炉神姑都有敕封,唐朝高宗李治封炉姑为商山孝女,御赐半朝銮驾,拨金数万重修大殿。每逢久旱不雨,附近群众纷纷赶来焚香烧纸,祈求显神灵,落甘雨,赐吉利。随着炉神姑精神的传播光大和炉神姑孝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人们欲另选一处更加风光秀丽、更加地气灵验的圣地建造新炉姑庙。是年三月初三,适逢炉姑庙会,一老者立于炉姑塑像前,将画有炉姑神像的裱纸抛向空中,口中念念有词:“炉神姑啊,您落到哪儿,哪儿就是您的新庙址。”那张抛向空中的裱纸飘落到溡水下游的河岸西处(今桓台乌河索镇段),人们一看,这儿是一处绝妙的新庙址。于是在这里建起了新的炉神姑庙,自此炉神姑的原封正庙由商山正式迁往索镇西镇村。
炉姑传说的发祥地最早起源于商山,即现今的铁山,历史上铁山是桓台县的一部分,明朝及康熙年间《新城县志》记载:“铁山,东南五十里,一名商山。前有盘龙山,后有铁牛峰,左有金山洞,右有莲花洞,绝顶有炉神祠。”所以,炉姑传说的主要流传地和影响地区仍然是桓台县,炉姑的原封正庙也一直在桓台境内。桓台炉姑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人们将这一故事编成了吕剧、快板、儿歌等广为传唱。桓台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更是以炉姑传说为题材,写下了不少流传至今的诗词曲赋。明代四君子之一、后任云南布政使的徐准曾为炉神姑祠题对联“孝国孝家孝父母子子孙孙,爱贤爱才爱人民永永远远”。炉姑的传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主要在于传承了“孝女”文化。
第137章 炉姑传说 (第3/3页)
听见炉内“哞哞”两声惨叫,两只牛耳又被化掉了。李娥暗想:“倘若我跳进炉中,既可解救父亲及众工匠的性命,也可为百姓消灾免祸……”想到这儿,她便乘人不备,纵身跃入烈火熊熊的冶炉,妖牛瞬间化成了铁水,熔炉上空飘起朵朵祥云,李娥的身影在彩云的簇拥下若隐若现,渐渐远去。
阅读阴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