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章:人人尽说江南好
本书来自//9/.html
...
1939章:人人尽说江南好 (第3/3页)
苏州自永乐年赋税就一直收不上来,到洪熙年,欠粮392万石;松江府,从永乐十三年至十九年不得不免征几百万石。宣德初年,苏州府累计拖欠至790万石。宣德五年,松江额定征收田粮的起运部分为43。9万石,实征6。6万石,只征得15%。实在如有人所说:“只负重税之名,而无征输之实。”从朱元璋时候起就一直颁布减轻税额的诏令,但多数情况是朝令夕改,言而无信。因为江南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承担着官僚勋贵的巨额俸禄支应。到宣德年间,苏州的赋税已到了几乎不能收缴的地步,大批农民沦为佃户和奴仆。江南“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不少郡县有的地主占有佃户多达千人。大部分佃户自己没有土地,仅有部分生产工具。他们要把产量的六成甚至八成交给地主。地租之外,还要受许多额外的勒索。如承佃时要交“批礼银”和“批赁”“批佃”“移耕”“写礼”等钱,逢年过节要献“冬牲”“年肉”等礼物;地主下乡收租要供给酒饭,交租时要挑粮上门。大斗收租,小斗出粜,更是地主惯用的盘剥手段。广大佃户今日完租,明日乞贷,勤劳一年,依然冻馁!“说到这儿况钟轻轻一叹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只道江南富庶天下无地可比,可这里的百姓穷苦还不如蛮荒之地,这还是大明最好的年月,经过洪熙年的调整,陛下登基之初,励精图治,与江南多有整治,起其考成之严厉,官吏督催不可谓不卖力,朝廷因税粮缺额而草职查处者也不在少数,税粮逍欠仍然如此之多,究其愿意,并非大明官员不卖力,能力不够,事实上从永乐后期,来苏州的知府个个都是正途出身的进士,个个饱读诗书,与政务上也都是一把一的好手,可与苏州的治理上效果却不尽人意,这不是官员不尽力,实则是苏州百姓太苦了,纵然朝廷体恤,减免赋税百姓的日子仍不好过,事实上本朝自洪武爷定下的三十税一的规矩,三十分之一,就是农民把一年收成中的三十分之一一上交国库,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相当厚道,比起历朝历代的税收都要低了不少,可即便是如此,百姓仍苦不堪言,之所以有这种结果,说到底经永乐的盛世后,洪熙宣德的承平,朝廷的威严不如洪武成祖爷,加上苏州富户大户王侯公孙地主豪门着实不少,他们通过科举,不断的输送读书人,这些人在朝廷做官,再反过来为他们说话,久而久之朝廷与苏州真实情况着实不多,人人还沉浸在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谚语当中,殊不知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苏州,已是田赋重,赋税拖欠,百姓生活艰难,每年的秋收卖儿弼女不在少数,弃田逃亡大有人在,让偌大的苏州城,人口竟不如洪武的一半,说起来如今的天下也算是盛世,可结果如此,天下谁能相信呢?“
阅读《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