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696章:忘川河里忘川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前,王振与他在书房里密谋的时候,他还有些看不明白,此时想来才知道王公公的计谋高明,先以两人高的奏折,引起皇上对言官的不满,再用三公六部上奏的《酒色财气四箴疏》来激怒皇上,从而达到皇帝对抗百官的目的,可以说这会儿杨峥领着那帮官儿算是恰到好处,他相信就算一会儿这帮老臣如何苦口婆心的说教,皇上听不进去了,这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眼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曹吉祥可不敢再呆,顺着长廊,一溜烟的去了。



    长廊外,王振背负着双手正在品尝院子里的一株曼珠沙华,花并不多,但朵朵似血般盛放,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王振起先是不知道这花儿叫什么,甚至连也没听说过,直到天师胡文入了宫,带了一株进来,在栽种的时候,还给他说了一个极富悲伤的故事,胡天师说这花儿本不是中原的花,是长在西域城池的边缘才有的,每年的春天的是时候西域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也就是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

    这么一想,再看眼前的一堆奏折,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门外,曹吉祥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耳听着刘林的这一番话引起了皇帝沉思不由得安息,况且最后的那一份奏折,三公六部,都察院、大理寺、两京的御史言官浩浩荡荡几百人,任何一个皇帝看了都会心生警惕的,如刘林所言,这大明的江山到底听他们的,还是听皇上的,更何况最后那份奏折骂人骂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作为一个励精图治,一心打造了盛世的太平天子,哪里容得有人这么辱骂自己,不生气那才是怪事。

    2696章:忘川河里忘川水 (第2/3页)


抛开名利,一心为国的读书人历朝历代都少得可怜,如刘林所言,今日他当真杀了几个领头的言官御史,这足有两人高的奏折,过了今日他相信能有三十本就已经不错了,或许连三十本也没有,可事实他明知如此,却也不敢当真大开杀戒,一来,明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鉴于元末吏治腐败倾覆的教训,对台谏官的建设非常重视,洪武十五年,设都察院,与六部尚书分掌的各部共为七大衙门,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是天子耳目,代天子巡按各地,官职虽卑,仅为七品,其权却重。同时,明太祖又增设六科(吏、户、礼、兵、刑、工)给事中,侍从皇帝,其秩虽也为七品,但因是近臣,所以也受到朝野重视。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御史合称为“科道”,皆为言官。“御史为朝廷耳目,而给事中典章奏,得争是非于廷陛间,皆号称言路。”太祖皇帝清醒地认识到言官对政治清明所负有的特殊责任。他说:“治国之道,必通言路,言犹水也,欲其长流。”“水塞则众流障遇,言塞则上下壅蔽……诸公有所建明,当备陈之。”“不宜有所隐蔽,若隐避不言,相为容默,既非事君之道,于己亦有不利”。基于此认识,太祖皇帝创设的都察院与六科便出现了独特的职权与地位。且祖宗早已定下规矩,朝设立六科给事中,就是让他们纠查皇帝德行的错误,他借着身子骨不适不理政务这在寻常人家或许算不了什么大事,可在天子家就是大事,若日后的皇帝都如此,这天下还如何治理,所以在这方面看,这些言官御史还是尽责的。其二,上奏折的大多数是科道言官,虽说这帮人实在该杀,可历朝历代明君都非常注重言官制度,提倡言者无罪(私下非议不算),并流传下了不杀言官的传统,身为明君极少会有人坏了这规矩,况且这帮人信奉将军死于战,言官死于谏的祖训,虽说未必人人都如此,但也不是没有几个硬骨头自己将领头的杀了,痛快是痛快,可这昏君的帽子算是落实了,对此他不能一点顾忌都没有,毕竟他还不想做一个人人辱骂的昏君。

阅读《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