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三十三节 广关(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他方向也自然如此。



    即使只以函谷关东移工程的量来算,汉家为了广关,需要新设至少十座大型军事要塞来拱卫关中,阻隔关内关外。

    表面上汉室大赚特赚。



    实则,真正的收益,那些牲畜,根本没有变现,反而被蓄养在天下的马场之中。



    至于被俘的匈奴战俘,虽然可以作为免费劳动力使用。


    但他们也是吃喝拉撒的。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太宗孝文皇帝和先帝,给当今天子留下的府库积蓄,实际上应该正在不断消耗。



    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天子的小金库,不足以支撑这次广关。



    他拿什么来广关?



    毋庸置疑!



    肯定是加税!



    首当其冲的,很可能就是恢复田税十五税一。



    但周亚夫却是坚决反对这么干的。



    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不轻松,尤其是关东地区,自耕农的负担,非常沉重。



    晁错当年上书太宗皇帝,就说的很清楚了。



    一个农民家庭,一岁所得,哪怕是按照最理性的情况来看,总收入也不过数千钱而已。



    刨除所有开支后,一个正常的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家庭,还要亏欠一千多钱。



    所以,百姓常常都会选择在农闲时给人帮工,或者由妻子带着孩子们养蚕织布,洗漱衣服,收割牧草来填补家用。



    再加重负担,老百姓还要不要活了?



    太宗以来天下的稳定繁荣,还要不要维系了?



    在周亚夫看来,假如天子为了扩大自己的基本牌,而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加税。



    后果可能是难以预料的。



    曾经做过郡守的周亚夫,太清楚下面的官员的脾气了。



    皇帝加税一钱,到了郡,就会变成两钱,到了县就会变成四钱。



    地方官员们有的是办法敲骨吸髓。



    以天下之兴衰,以奉一人,这是****!



    而****则必然失掉天下!



    “这个问题,丞相不用担心……”刘彻却是笑眯眯的说道:“朕将加征海税与金税,皆为十五税一!”



    “以此收益,为广关之费!”



    “海税与金税?”群臣都是莫名其妙,什么时候有这个税了?



    “嗯!”刘彻点点头,说道:“朕已经下诏给楼船将军,所有出海捕鲸之商民士绅官吏,皆需得到‘捕鲸许可’,此乃楼船之事,朕就不多说了,这海税,则是建立在捕鲸之事上的!”



    “至于那金税,怀化郡及其附近,一切淘金所得,皆要课税!”



    刘彻于是,就详细的对群臣们介绍了一番自己的税收大政。



    群臣听完后,顿时都是目瞪口呆,眼球直直。



    他们在今天之前,完全想不到,税还能这么收!



    不过,天子的说法,确实很有可行性。



    只是,能不能收到足够本次广关的费用呢?



    大家都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未完待续。)

    但,现在,广关工程却是如此的庞大。



    函谷关东移,不仅仅需要在新安和陆浑重设关隘。


    左右不过新立两个要塞而已,所耗钱粮最多只是一个龙首渠的花费。



    以当今天子找钱的功力,这点钱,毛毛雨。


    更要在关中重选一个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军事要塞。


    这些钱,从哪里来?


    尤其是马邑之战。

    总不能还是从天子小金库里出吧?



    天子的那点私房钱,这些年,又是修渠道,又是训练骑兵,又是支出边塞军队和官吏以及天下官员的津贴与补助,早就哗啦啦的流掉了大半了。

    但周亚夫并非是那种会为了政绩而不顾民生的人。



    假如只将函谷关东移,周亚夫是没有意见的。

    第九百三十三节 广关(2) (第3/3页)


是完成了,他周亚夫死后,必然其盖棺定论上要加上一段‘佐天子,广关千里,收功雍州’。

    当今天子虽然搞钱很厉害,点子多。



    但是,周亚夫很清楚,铸钱和盐铁之利,已经基本上全部投进了马场和军队身上。



    不然,去年,齐鲁儒生鼓噪封禅,天子说不定就要成行了。


    以周亚夫来看,老刘家向来骚包。



    封禅这种事情,若是经济条件允许,当今岂会不行?

阅读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