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学府学子心
而且,从国子监走出来的监生,一旦金榜题名,起点也和一般的进士、同进士不同,这种不同便是国子监影响力的体现。无论是从中走出来的告官、还是在读的监生,都会对有监生资格,得了进士之位的新近官员,寄予厚望。
在这种集体意志的关注下,就算是吏部,也要思量一下影响,不得不有所妥协,最后渐成俗定。
和朝廷一样,国子监的监生们,对这次的国战,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此战太过突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时代变迁,科举再兴,官员的递进、考评、分属,逐渐完善,国子监的监生没了先辈们的机会,可越级提拔的事情,也令国子监的地位和名声稳固下来,成了受士子们向往之处。
这里面除了精神因素之外,还有就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这样也造成了王朝初建时的一些问题,就是可用官员不多,马上打天下的将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可说到治理地方,就有所欠缺了,将他们当做官员,送去地方,无异于虎入羊群。
所以,大瑞太祖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将培养出来的年轻士子,直接予以重任,越级提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出自这国子监。
国子监神位国学机构,其内监生一般都会科举有成,日后为官,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个圈子,互相帮衬,能提前入内学习,无疑能为日后为官打下人脉基础。
凡此种种,都注定国子监的特殊地位,这种地位。又反过去影响士林,被很多大儒、宗师所看重,于是时常就能看到,不少学说派别的大儒,会透过弟子门人、亲朋好友等关系,来国子监讲学,他们需要的,正是将自家学说的烙印,留在国子监中。以期日后监生为官,影响行政力量,促进学说的流传。
平日里,国子监就充斥着官场、学术等交融的气氛。和寻常的学府、书院不同,不似官场那般污秽,但终究多了些琐碎心机。在国战开始之后。其中气氛又有所变化,平时讨论的话题,也从单纯的学术之争,变成了对国战局势的猜测和争论。
这本就是互惠互利之事,大儒、宗师需要监生传学。而监生也由此得以受到顶尖大儒的教诲、熏陶,反过去使得国子监对士子、学子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当然,这也不全是好事。
不只是和前朝、更久远的朝代比,就算是和开国时候比起来,眼下的国子监也有很大的不同。
大瑞开国时,天下初立,百废俱兴,那时候的很多大儒、宗师,在战乱的时候死伤不少,余下的也是避难的避难、赴义的赴义、隐居的隐居,不只是大儒一级,就算是寻常的读书人,也是死伤众多军阀割据的时代,用的刀剑说话,谁会和你讲道理?
第八百三十九章 学府学子心 (第1/3页)
国子监的设置,古已有之,大瑞朝定国子监也是依循前例,不过在具体细节和职权上,还是有所变动的。
阅读道果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