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够吗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李承乾任职枢密使,他是出了力的。



    一语定之,一语罢之。。。。。。。。那是皇帝陛下的权威。。。。。。一旦越过这个底线,或者给人以朝廷枢密使之职,晋国公竟可任意任免的话柄,麻烦也就会随之而来。

    那纯属胡扯,大秦的地方官吏,最喜欢这样的案子,而且还在这样一个时节。只要揪住了,就别想让人放手。



    这可是一举成名的大好机会,同样也是最有力的筹码。



    多年之前,赵石的大舅哥可不就被个县令给押在牢里,为的还不过是几亩荒田这样的小事?


    这个呢,一个是因为大秦吏治确实清明,二来呢,也是由于官员有着操守,他们注重的是治下或者乡里风评,一旦在任上有了刚正不阿的名望。那么,对于他们的宦途会有着极大的助力。



    不管得罪了什么人。上官也只会褒奖,不会打压。

    侄儿犯法,最多他也只是个上书请罪,陛下申饬两句也就完了,还动摇不了他枢密使这个宝座。



    正好,皇帝陛下也需要平息文官们的怨气。



    赵石觉得,老李这是赶上了,实在是倒霉催的,怨不得旁人。



    其实也正是因他无子,在请辞之后,才会得到这样的恩遇,李清流放榆林,而李承乾的封地,正好在榆林。



    前因后果也就很清楚了,旁人的雾里看花,在赵石这里却轻松做到了洞若观火,这就是权势的好处。



    知道了来龙去脉,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也就能屹立不倒,这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果。



    而成武七年六月,不但李承乾收拾收拾,干干脆脆的离开了长安,长安豪门郑氏家主,郑老爷子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儿。



    这位老大人的身后之荣,自然非是李承乾之流可比。



    赐爵,恩荫,追号等等一概不缺,礼部办丧,文武百官皆至,皇长子观礼,前同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说什么都有点不太合适,不像外间的将领任免,他可以有所进言,只要把握好分寸,没人会说什么,毕竟,他是枢密副使。



    但枢密使。。。。。。。。。那味道可不一样,不管怎么说,那都是武官之首。。。。。。。


    这事儿透着点不同寻常,但在赵石看来,对于他自己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像枢密使这样的职位一旦有了变动,若他在京师,不可能不征求他的意思,这么一来,他这里就会有点难办。


    这中间的区别,看似不大,却有若云泥,只要稍微有着些政治嗅觉的人,便不会将两件事等同来看。


    现在好了,他身在外间,算是隔岸观火,少去了许多的纠结。


    有人会说,一个枢密使,连侄儿杀人这点小事都摆弄不了?让人顶罪也就完了呗。

    其实,他也不用想那么多。之后他人还没到长安。其实就已经知道了前因后果。



    李承乾的侄儿出事儿了。当街杀人,最少最少,都是个流配千里的罪过。

    到了如今,只要他和种燧两人开口,李承乾这个枢密使的位置,随时都可能换人,可以说,李承乾在晋升枢密使的那一刻起,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反而,若是他还呆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到是会有些难办。。。。。。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够吗 (第2/3页)


了想,总觉得不太可能,政治上的交换,在朝堂上太过常见了,但李承乾有什么样的底气,跟皇帝陛下来上一次这样的交换?

    而这事,没闹到朝野尽知,由此,李承乾的政治价值确实也得到了体现,他将这事压下来了。



    这十分的不容易,赵石可以想象,老李到底被闹得有多焦头烂额。



    李承乾无子,李氏一门也就这么一个继承人。


    可以想象,在这个时节,一旦闹的路人皆知,李承乾这个侄儿李清会落得怎样一个下场。



    于是,也就有了李承乾的自动请辞之举,这同样是一种妥协,咱和李圃一样,自动请去,杀人不过头点地,若再折腾,这个位子咱还就厚着脸皮坐下去了。

阅读将血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