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北上恒山
觉远嘴一撇:“师傅你老人家说得轻松,要是你让我取下腿上沙袋,我肯定像您老人家一样,健步如飞。”
灵智道:“那不成,取下来哪里还有锻炼的效果?别急,快到半山腰了,听闻这上面有一甜一苦两口泉水,咱们到了那苦甜井,便好好歇息一下,这总成了吧。”
灵智大乐,笑骂道:“活该,为师刚刚告诉你这上面泉水一甜一苦,你自己不注意,偏偏挑中那口苦的,怪得谁来?”
觉远吐了吐舌头,连忙跑到灵智身边的甜井旁,大口的喝起来了。
师徒二人一连喝了七八口,又将马上的羊皮水囊里的水全部倒掉,再装满这甜井当中的泉水,这才继续往上走。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二人终于来到天峰岭最上面。从上往下瞧去,但见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
灵智忍不住出言赞叹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恒山不愧为五岳之一,巍峨雄壮,气势不凡。”
只是景色虽美,来往的人烟却稀少。灵智略一询问,才得知缘由。原来恒山地处山西大同,而此时的山西却属于大金国内,此时金国上层贵族沉浸在一片靡靡享受当中,又如何会参禅礼佛?再加上恒山位置偏远,始于太行山,横跨塞外,东连燕山,西跨雁门,这些地方在那些贵族眼中,都是一些苦寒之地,自然不肯挪动娇贵的身子去到这边。所以恒山来往的除了一些居住在附近的信男信女,便只有一些喜好游山玩水的读书人来往。
觉远跟在灵智身后,一路往天峰岭顶上爬去:“师傅,还有多远才到山顶啊?”
说起来,恒山自古以来,跟佛门道家之间的渊源甚重。明代以前,历来为道教圣地。明代之后,则逐渐被佛门占据。不过此时道教主流全真教还未如何最鼎盛时期那般,到处占据名山大川。所以此时的恒山上,只有寥寥数座小庙。
灵智领着觉远,来到恒山脚下,见到恒山东西两峰对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美如画卷,不禁心旷神怡。
灵智头也不回的道:“还早着呢,连半山腰都未到。如今的年轻人啊,一点苦头都吃不了。”
觉远闻言,露出一个笑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跟在灵智身后,不多时,便来到了那苦甜井的位置。
觉远学着灵智的样子,也是捧起一口井水,刚喝一小口,噗的一声全吐出来了,苦着脸道:“师傅,好苦啊。”
苦甜井,与悬根松、紫芝峪并称为恒山三大奇观。它位于恒山半腰,两井只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凉,被称为甜井;另一井水却苦涩难饮。甜水井井深数尺,却取之不竭,可供万人饮用。唐代时,唐玄宗李隆基曾赐匾甜井为“龙泉观”。
灵智将马牵到一旁,走到那甜井边,捧起一大捧清澈的井水喝个畅快。此时正是七八月,天气炎热,二人一路走来,哪怕有内功在身,也饥渴难耐。此时几捧甘甜的井水下肚,灵智只觉得浑身透着舒爽。
灵智师徒又在西湖游玩了一日,同苏小小告别之后,带着觉远在杭州城住了两晚。灵智心想,来了此方世界这么久了,一直以来多是在些苦寒之地打转,如今有机会正好瞧了江南的温婉,倒也得偿所愿。不过转念一想,上辈子瞧过了衡山、泰山以及华山,之前又去嵩山少林盘桓良久,五岳当中,也只有北岳恒山没见识过了。
如今打算返回漠北,正要经过此地,之前来时太过匆忙,没有仔细瞧瞧,今番却要弥补这个遗憾了,便领着觉远,一路往北岳恒山而去。
第三十七章 北上恒山 (第2/3页)
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后面那鲍仁果然金榜题名,二人喜结良缘,一直活到七十有八,膝下多子多孙,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灵智此时感受到胸前那股激荡,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气惯丹田,长啸出声,啸声足足持续了盏茶时刻。
而灵智不曾发觉的是,就在灵智长啸出声的那一霎那,恒山悬空寺老主持面色大变,喃喃自语道:“究竟是何方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灵智上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