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全面战争
就算是最后让高元侥幸逃走,他也必须得付出很大的伤亡。而几路隋军与奚、契丹等蕃军一起东进,到时不但可以轻松将辽西收复,甚至可以谋划把辽河东岸一线夺取。这是完全有可行性的,之前易风不肯早早动高句丽,是因为辽东太远,而且高句丽人在辽河一线经营多年,早成铁板一块,很难撬动,特别是朝廷会面临着巨大的粮草转运困难。可现在,李靖把辽东城占了,这使得高句丽人的辽河防线最重要的一环断裂了,这就使得那条宽阔的辽河失去了防御作用,随军以辽东城为前进基地,轻松的跨越辽河,在东岸有了前进基地,而且辽东城中还有数十万石的粮草和大量器械,这更加重要。兵法上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粮食就是战争的保障,后勤运输线就是军队的命脉。尤其是对于征辽这种远征作战,远离国土的大战,粮食供给更是重中之重。
有了这辽东城和五十万石粮食,韩僧寿的军队甚至已经可以只带着少量粮食赶往辽东。甚至哪怕放着高元撤退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元只能向北着,而这就使得他处境极为危险。当他的行军路线被限制,被隋军掌控。那么他的撤退也将不再安全了。
易风完全可以提前安排兵马阻击高元,就在他北返的那条路上。
先前易风恨李靖不遵旨意,破坏朝廷的计划。现在却也不去想这些,开始专心的计算着李靖拿下辽东城后给隋军带来的战略优势。
对易风来说,李靖夺下辽东城,最大的优势是把原来高元的优势打破了,他虽夺了营州,可现在却一下子成了孤军深入,反被隋军半包围在辽河西岸,自己最重要的东大门辽东城反而丢了。隋军丢了营州,高句丽丢了辽东。虽然表面上看是互换了一个边境重镇。可辽西营州柳城对于隋军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反过来,辽东城对于高句丽却是重要无比。高句丽正是凭借着辽东城,来统筹掌控着辽河平原。现在辽东城一丢,高元的后方丢了,同时最好的一条退路也没有了。现在高元只要不蠢,就得自动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营州,而且还只剩下了一条撤退的道路,向东北方向撤退。因为往南按原路撤。会十分的危险,隋军不但夺了辽东城,还占据了白狼水南端的松山,这也是南路撤退线路的必经之地。有几万隋军占着松山守着白狼水,高元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高句丽北面的这条撤退路线。特别是其通过医巫闾山北口的这段山口,更是辽西与契丹交界之处,隋朝的兵马还在西面赶来,可易风却能够调契丹的兵马前去拦截。又可以从营州的西北面,调奚兵立即南下追击,前后堵截,勿必把高元拖死在这条路上,待韩僧寿的兵马赶到一举歼灭他们。
曹操对于孙子这条兵法的解释是从国内运二十钟粮到敌国前线,最后只能送到一钟,因此从敌国本地征集一钟粮,本国就可以少支出二十钟。这初一看,似乎有些太离谱夸张,可却是事实。历史上,秦始皇征匈奴,每征粮三十石,最终只有一石粮运到前线。
一座辽东城,在此时局势中,其价值真是无可估量。
而更有说明问题的是历史上杨广征高句丽时,当时已经提前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例如开挖了从黄河到幽州涿郡的运河,又修建了数条宽阔平坦的御道,专们用来转运军队,输送粮草。可就是做了这么多充足的准备,有了这么方便的运河和御道,最后仍然是要每十几石粮发出,最后只能运到一石,路上消耗巨大。不但得消耗大量粮食,还得动用巨量的劳力。杨广第一次征辽,发兵百万,民夫动用了两百来万,当时号称天下的男丁几乎都动员起来,要么去打仗,要么就是给军队运粮运军械。
因此,李靖虽然在辽东城只缴获了五十余万石粮,可却相当于中原征集一千万石粮食运往辽东,更不用说,要把这一千万石粮食运输,路上得动用多少的民夫骡马,最后还只能剩下这么五十万石。
“李靖夺取了辽东城,已经把高元的退路给堵住了,高元这剩下的五万余过河的兵马,我们有机会把他们一口吞掉。”贺若弼指着沙盘大声的道。
“高元只要跑的快,还是有一定的机会逃走的。他并不一定要按原路撤回,他可以出营州先向西北,从医巫闾山的北端山口东出,然后或者继续北上,直接退往高句丽辽河东岸北部重镇扶余城,或者再南下到辽河口再渡河东归,到时他可以选择回夺辽东城。也可以选择撤回辽东城北面的小辽河边新城。”王保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觉得李靖虽然冒险成功了。可并不表示高元这五万余兵马就已经无路可走。
第548章 全面战争 (第2/3页)
渝关的隋朝守军,白狼城的房乔守军,松山的张须陀、贾务本守军,这条红线如今甚至已经越过了辽河,延伸到了高句丽控制区内,将其辽河东岸最重要的门户辽东城给换成了红色。
阅读重返大隋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