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五十二章 臣有上中下三策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简单的道理,分进合击的后勤补给压力是最小的。



    五十万大军一路出和五个十万大军五路出,前者的后勤补给压力是后者的数倍,而且呈几何增长。

    “此举拊西人之后背,困绝其经济,不出数年西贼国内必乱。”



    官家摇头道:“此法太慢,最快是何策?”



    章越道:“最快是下策,经略横山,先城于银州,次城于宥州,再城于夏州,北城于盐州,取乌,白二池盐利,渐次进取。”


    官家道:“此法似可行?”



    章越道:“从河东路,鄜延路,环庆路出兵攻夏都要经过茫茫之旱海,经过杳无人烟之处,补给极难。”

    但宋军大败几次都是外线作战。



    章越所献的下策,便是进筑横山沿线。



    官家道:“那么中策呢?”



    章越道:“陛下,诸路唯独泾原路和熙河路路途稍缓。泾原路为沟通秦凤路和环庆路要地,其州内之城都沿泾水分布,蕃部繁茂。本路从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候官家道:“以卿所见,朕命五路经略使各出一路攻夏,使西夏首尾不能相顾,卿以为如何?”



    章越面对官家直接道:“陛下,此乃下下之策!”


    而历史告诉我们纳谏者常常都不会选上策,大多选下策,也就是‘无视风险,继续安装’(你懂的)。



    当然官家不可不知道什么是上中下三策,庞统为刘备谋西川,司马懿料公孙渊,李密谏杨玄感,都是这般三策。


    兵法上为何都要讲分进合击,而不是一路平推,以避免‘管伱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窘境。


    历史上五路伐夏便是如此梭哈,五路全是主攻一起上。


    章越道:“臣之上策,乃出熙河,联络青唐,兰州回鹘,夺取兰州,凉州后,截取西人贸易,以利我之市易。”

    章越直接否定了官家历史上的决策,此乃下下之策,连下策都不在考虑之内。



    官家闻言满脸窘迫,最后道:“诸执政中唯卿对军略最熟,还请卿言无不尽!”

    为什么谋臣都喜欢献三策呢?



    网络有段子是这么说的,上策是推荐配置,中策是最低配置,下策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干,这里有个风险免责协议,你先签一下。

    一千五十二章 臣有上中下三策 (第2/3页)


十九处。

    “即便攻下亦不能守,就算建筑堡垒,亦是路途极漫长,不仅要大起夫役,又有粮道被抄掠之危。输粮于内线,粮道民役安危无忧,出于外线,沿途需设兵驻守难以照管,不仅需重兵守护,且设堡立铺站站递运,且极耗民力物力财力。”



    历史上的五路伐夏之败,就是河东路,鄜延路,环庆路三路后勤补给不力,还带崩了泾原路。



    章越道:“陛下,臣观从庆历以来,王师与党项大小数十战,只要内线作战,我便赢得多,但外线作战,我便赢得少。”


    “当初为什么章楶当初能有洮水大捷,因为宋军是内线作战。故王师在补给线,后勤没有问题下能赢。”



    纵观宋朝与西夏战争,还是胜多负少,这说明党项兵没那么强。

阅读寒门宰相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