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皇帝也是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说,朱高煦选择张辅,从开始就是错误的,这足见朱高煦识人不明,和朱棣相比,朱高煦的眼光差得太远。



    得知朱高煦造反,朱瞻基本打算派大将薛禄前去讨伐,但是,杨荣认为,如今若想快速平定叛乱,最好能御驾亲征。

    朱瞻基御驾亲征,阵势庞大,一方面下战书,一方面劝叛军投降,此举,彻底摧毁了叛军的信心,叛军将领们不听朱高煦指挥,都想着如何抓住朱高煦将功赎罪。



    最后,朱高煦叛乱草草结束。朱瞻基虽然活捉了叔叔朱高煦,但他不想背负杀叔的骂名,所以,他只是褫夺了汉王爵位,把他囚禁起来。



    《国朝献征录》记载:


    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



    即,一天,朱瞻基力排众议,坚持去大牢里看望自己的叔叔朱高煦,结果朱高煦作死,伸腿把朱瞻基绊了一个狗啃泥,朱瞻基气不打一处来,命人用300斤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然后在缸外燃起烈火。没想到朱高煦孔武有力,差点将铜缸顶翻。不过,朱高煦最终没有逃出朱瞻基的铜缸,结果被活活烤死。朱高煦死后,他的儿子全部被杀,他这一脉绝嗣。

    众所周知,朱棣在位22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巩固皇权、证明自己,他六下西洋、迁都北京、修筑皇陵、五次北征,攻打安南。这些丰功伟绩,有些是极力扩张,有些是挥金如土,永乐盛世看似金玉其外,其实国库早已无米下锅,百姓们承担沉重的赋税,更是苦不堪言。



    朱瞻基毕竟是朱棣一手培养的,他登基后曾一度延续朱棣的铁腕风格,不仅御驾亲征蒙古,把蒙古兀良哈部落打得跪地请降,还派兵多次攻打安南的叛军。然而,一段时间过后,朱瞻基有些迷茫了,因为长时间的军事高压,固然能稳固帝国的对外影响力,但对王朝的百姓来说,却是苦不堪言的。所以,朱瞻基开始思考,作为大明朝的帝王,他到底是应该为“国”立威,还是为“民”谋福。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之后,朱瞻基有了结果,他开始主动采取战略收缩。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安南问题,就是朱瞻基战略收缩的最佳体现。



    朱瞻基在位期间,做了两件极具争议的事情,即放弃安南和停止郑和下西洋。



    先说安南问题,安南人持续叛乱,明朝若持续攻打,并不是打不赢安南,但有没有必要耗费巨大民力,去征讨一个对王朝根本没有威胁的民族?朱瞻基纠结了三年之久。



    宣德三年,朱瞻基宣布罢兵安南,册封安南叛军首领为安南国王,自此,安南“朝贡不绝”。



    明宣宗对安南的政策,历来争议不断。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仁君,首先要考虑的是王朝的安危、百姓的福祉,而不是千方百计向周边展示自己的肌肉。朱瞻基放弃了对安南的征服,不管对后世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影响,但至少,说明他是一位仁君。



    虽然朱瞻基在收缩战略,但他并没有忘记继承祖、父时期对周边国家的宗主国地位,不过,明宣宗的手段更加温和。他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周边藩国,宣扬大明朝的国威。朱瞻基在位十年,周边有40多个国家到大明朝进贡,而朱瞻基对这些藩国也特别友善。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和明朝交好的国家,并不是屈于明朝的威势被迫来明朝朝贡的,他们是真正认同明朝的宗主国地位。



    因此,历史学家孟森认为,朱瞻基时期,明朝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之大,在其前后300年间,堪称巅峰。朱瞻基在周边国家心目中的“文治”影响力,几乎可以和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相提并论。



    笔者认为,上述评价并不是夸大之词,在外交和民族融合方面,把朱瞻基和李世民相提并论,并不违和。



    然而,长时间的外交影响力,是需要强大的内政支持的。到了宣德五年,有部分东南亚国家认为明朝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停止了朝贡。朱瞻基决定派郑和再次下西洋,郑和这一次有去无回,死在了半路上。朱瞻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关闭金陵造船厂,从此不再下西洋。



    停止郑和下西洋,和放弃安南,本质上是一样的,朱瞻基攻打过安南,最后改变了主意。朱瞻基进行过一次下西洋,最后也停止了。他并不是不知道,若这两个政策继续进行下去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也有弊端。他认真分析过利弊,决定遵从儒家传统思想,以“仁”为本,做一个仁君。



    《孟子·尽心章句下》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后人诟病朱瞻基,大多是从“霸”道的角度来出发的,认为他放弃安南和停止下西洋,让明朝失去了强大的影响力,甚至动摇了明朝宗主国的地位。但是,若从“王”道的角度来分析,明宣宗朱瞻基,最终选择将大明百姓放在首位,他不是一位合格的君王吗?



    霸道和王道,本就是辩证的问题。关键是,若明朝综合国力强大,财富遍地、百姓富饶,也就罢了。但是,当时的明朝,经过永乐一朝后,百废待兴,根本霸道不起来。所以,笔者在此强调,朱瞻基的选择,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五、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朱瞻基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高煦历经过靖难之役,他想效仿乃父,做第二个造反成功的藩王。遗憾的是,朱瞻基不是第二个朱允炆。



    其实,朱高煦也是作死,他在密谋造反的时候,派亲信到京城,欲拉拢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不料,张辅立即逮捕了送信的人,向朱瞻基告发了朱高煦。


    岂不知,朱瞻基虽然年轻,但他深谙帝王之道,他只是想让朱高煦先迈出造反的步伐,他好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果然不出他所料,宣德元年八月,在朱瞻基登基满一年后,朱高煦联合山东都指挥使靳荣,举兵造反。


    张辅乃是朱棣心腹张玉之子,张玉在靖难之役中阵亡,被封为河间王,张辅被封为英国公,也就是说,张辅家族已经位列王侯,试问:即使他帮朱高煦造反成功,他最多不还是王侯吗?既然如此,张辅何必冒险呢?


    笔者曾写过“三杨”的文章,在“三杨”中,杨士奇的综合能力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若只论军事才能,杨荣才是佼佼者。朱棣五次北征,每次都带着杨荣,视杨荣为智囊,就是此理。


    己巳,亲征高煦……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将前锋,大赉五军将士。

    杨荣为何建议朱瞻基御驾亲征呢?因为有前车之鉴。当初靖难之役爆发时,建文帝派耿炳文、李景隆两位大将平叛,结果接连失利,错失开局,所以,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御驾亲征,不仅能最有效地调集各方资源,还能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朱瞻基毕竟是跟着朱棣上过战场的,他觉得杨荣说的有道理,《明史》云:

    正因为此,朱高炽驾崩时,朱高煦急忙派人在半路上截杀侄子朱瞻基,只可惜计划太过仓促,朱瞻基回京的速度太快,朱高煦的人没能截到朱瞻基,错失“好局”。



    朱瞻基登基后,立即封赏诸王,虽然知道自己的二叔不安分,朱瞻基却没有表露出来,他给朱高煦的赏赐比其他诸王都要厚,朱高煦每每向朱瞻基提出要求,朱瞻基都全部满足。一年下来,朱高煦觉得这个侄子不过是软弱无能之辈,于是更加骄纵。

    大明皇帝也是人 (第2/3页)


炽仁义,但朱高煦并没有被大哥所感化,因为他打心眼里认为,皇位本就是自己的。朱高煦常常自诩为“唐太宗”,唐太宗是何许人也?是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夺位之人,朱高煦的叛逆之心,昭然若揭。

    在宣德年间,朱瞻基平定了朱高煦之乱,意义很大。其他藩王畏惧朝廷的势力,为了自保,纷纷交出仅有的兵权,朱瞻基因此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稳定的政局,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四、这个皇帝不好当



    《明史·孝宗本纪》曾评价: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意思是,明朝有作为的帝王,一共只有五个,分别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和朱佑樘。这五位皇帝,对应的时代正好是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其中,由于明仁宗在位的时间太短,他的大多政策都是在明宣宗时期才得到落实,所以,所谓的“仁宣之治”,其实主要还是朱瞻基的功绩。

阅读家有美妻好种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