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守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战计划是以两个批次的察哈尔降兵冲击炮兵阵地,第一批查看敌军火力、第二批查看放炮间隔。



    第三次才真正发起进攻准备,以最后的三百降兵为步斗精锐遮蔽炮子,掩护其后的四百和硕特步战好手冲撞阵地。

    若降兵倒戈,敌阵不动,则对他并无损失;若敌阵派兵掩杀,则正好落入国师汗下怀。



    他所忌惮的,唯独车阵,车阵经过向南向西派遣军队,仅剩五六千人,冲出来的汉军没了车阵掩护,就算野战以二换一,他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以流尽察哈尔降兵最后一滴血的惨烈代价,换取水草丰茂之青海,值。


    旌旗招展的车营之内,刘承宗短暂望远镜望向南边,满脑子都是轰轰烈烈的枪炮声响。



    刘狮子正在极力克制战场厮杀声对他的影响,把注意力集中于和硕特中军派往南边的迂回马队。

    支撑时间和他的士兵精锐程度、装备好坏、战法优劣无关,没有可替换的后备兵力,再强壮的士兵,体力也只能支撑这么久。



    所以这场战斗的胜负关窍,在援军不在中军。



    援军就是魏迁儿和左光先统率的四千马队,他们消灭掉西边冲阵的数百敌军,继而腾出手来冲击北面,则能解中军之围。



    所以刘承宗的注意力才集中在南边射程外迂回的马队身上。



    在他眼中,和硕特东北两面缓缓压上的大军,是以正合以奇胜中的正兵。



    而这支正在迂回的骑兵,如果前来冲阵,不论是冲南边还是西边,那就说明他们也是正兵。



    依靠车阵,仅需西、南两面都能顶住他们,仍有一面士兵能在最坏的情况发生时支援别处。



    只要兵分两队交替作战,有恢复体力的时间,对刘承宗来说就万事大吉,军阵能固守的时间就不是翻倍增长了,他能扛到明天,扛到杨耀率骑兵赶来扭转局面。



    若其远远地吊在西南两面的射程之外,像马科对付南营敌军一样,在外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师汗口中的达尔汉,就是阵前统率精兵的军官。



    为一举破阵,他准备了两套策略与三千三百名士兵。


    到如今,达尔汉已经分成几个级别,作为对战功的赏赐称号,类似大明的都尉将军等勋官,立功较轻的升为拔都儿达尔汉,功勋卓著者升为威静达尔汉,更重的是骨引达尔汉,首功者为威达尔汉。



    明朝记载的很多蒙古贵族人名,就干脆以称号代之,比如拔都儿、威征之类的名字。


    其中有九百人是察哈尔降兵、两千四百名和硕特士兵,这些人组成五个进攻梯队与一个千人预备大队。


    一旦这些人打开缺口,只需扛住战线片刻,紧跟其后的千人大队就会顺势杀进阵地,从角落破阵,改变整个战场局势。


    预备队就负责干这事,一旦降兵倒戈,他们以三倍兵力解决降兵,这在国师汗的计划中不是风险,而是机会。

    而最后留下由一千名牧兵组成的预备大队,则用于国师汗的第二套策略——驱驰降兵强冲敌阵、消耗敌军体力,是蒙古军队的祖传战法。



    但这套战法有一点小瑕疵,即为降兵存在战场倒戈的可能,尤其顶着炮子强冲炮兵阵地,增加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他抬起左手,一名传令兵迅速打马上前,就听他道:“告诉阵前达尔汉,敌军火炮装填时间为五十息,准备冲阵。”



    达尔汉是个来自柔然的称号,被突厥人沿用为统帅兵马的武职,到蒙古时代,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荣誉称号。

    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守 (第2/3页)


  因为第二批次的三百降军向前多走了十五步。

    这种节骨眼上,保持冷静很难。



    车营之内的兵力比国师汗想象中还要少,他手里只有五千出头的军队。



    而且因携带骡马过多,地形平坦的戈壁无处藏匿牲口,战斗又在匆忙间遭遇,他的车阵四面宽度较大,可作为预备队的支援兵力仅有四百护兵。


    所以他最怕的就是国师汗发起全面进攻。



    这意味着一旦敌军在东北两面用死兵全面进攻,车阵陷入短兵相接,在常规交战中他最多支撑一刻,就算舍弃车阵,也只能支撑半个时辰。

阅读顽贼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