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八章 劲儿大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加上山丹、永昌那一万多张嘴,洪承畴特别期待刘承宗过来,看见凉州一片白地是什么表情。



    你不是总标榜自己爱兵如子关心百姓,搞的我们这些朝廷正统官员像反面丑角一样吗?

    洪老爷心说:他怎么敢的呀?



    他仔仔细细算着粮草,刘承宗今年冬天的粮是不够吃的,而且河湟在那扔着,他就真一点不慌吗?他应该火急火燎率军打凉州才对。



    ….


    洪承畴把啥都算的清清楚楚,就是漏了刘承宗不进军这件事。



    这十五天,原本就是他计算里刘承宗的军队抵达凉州卫的时间。

    好吃好喝招待着,我洪亨九可没有做过坏事,我是大才,三边总督,坏事都是白广恩和曹文诏俩坏种干的。



    那曹文诏杀降,他在山西就那样,那会还没到我手底下做事;白广恩就更别说了,他被曹文诏带坏了,何况那是你们流……你们义军内部矛盾,跟我可没啥关系。



    说到底,刘承宗没脸贴脸揍过他,而且洪承畴也断定刘承宗不会揍他……刘承宗这个人他很了解啊,儒将、仁义,从不滥杀无辜。



    那有啥好怕的?不怕。



    但他害怕愤怒的百姓,因为延安府的愤怒百姓是真揍过他,一听要征税,土炮架在衙门外,杨彦昌都拦不住,补子官袍被扯成墩布,妈的官帽儿都给扇飞了,斯文扫地!



    现在凉州城因为提前收麦十天蒙受损失的农民,在正经该收麦子的时节看见刘承宗没来,各个是又恼又怒,多年前延安府城里那个熟悉的气氛又来了。



    其实跟民风淳朴的延安府相比,凉州没有那个家家户户土枪土炮、热情好客的氛围,但洪总督顾不了那么多,老祖宗怎么说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官帽落地,可以。



    但官帽是万万不能再被泥腿子一巴掌扇飞了,庄稼人手劲儿太大!



    夺鹿侯

    还有余下杂事,洪承畴也都做好了准备,编撰成册分发守军,事无巨细,要的就是一个凉州城攻不下。



    到时候方圆百里无粮,北边是沙漠、南边也是缺水干旱的荒山秃岭,要么从百里外运送粮草、攻城器械,要么就只能退回甘州,总不能顿兵坚城之下过冬吧?


    城内防守的器械、守军也万事俱备,每个城垛都在内侧写定人名,分一名战兵、两名民壮防守,其中民壮每五十人选出两名巡警,专查守城违乱纪律的。



    城下的伙食也准备好,守城的必须饱暖,妇人家小能活着就行,分二十人一灶,早上吃面食、下午吃干饭、三更吃面食。


    往南走也不可能,古浪峡那地方狭窄,刘承宗赶走,洪承畴就敢截他后路断他粮道;过了凉州往东走也是一样的道理。


    好,没有粮,我看你今年冬天怎么演。


    洪承畴算得事无巨细,非常精妙,万万没想到……刘承宗在士气正旺的时候,硬生生压着军队在甘州蹲了整整十五天。

    不论是顾兵不顾民,还是顾民不顾兵,亦



    或二者都顾不上,不论如何,刘承宗百战百胜的人心基石就被摧毁了,明年春天饿个面黄肌瘦,今年有点收成的宁夏、榆林边军再调过来,到时候刘承宗要么死在甘肃,要么乖乖出塞当大王。

    除此之外,城内居住的除了各家家人以及深信仆役,三年内来的流氓、仆役、要人照顾的老幼已全部逐出城外,愿意走的就一块走,跟城外没有过冬粮食的百姓一道,向松山、宁夏中卫等地迁徙。



    而且城内官仓的粮食,也定了规矩,不开仓,救死不救饥;富贵人家,有人需要借粮,除留自家食用以外,多余粮食必须全部借出;贫穷人家,官府保证借到粮,但明年秋天必须还,借十还十三,不还的官府双倍追偿。

    第四百九十八章 劲儿大 (第3/3页)


    住在东关外,就只能从东门进;住在西关外,就只能从西门进,同时要把家拆了,能烧火用的运入城、不能烧火的就地拆毁,并将粮食、柴草、牲口、家火、箱柜、石料,尽数搬入城中。

    现在倒好,十五天到了,刘承宗还在甘州蹲着下蛋呢,仅仅是派了个车营收编了山丹卫。



    城外百姓都把田地提前收割完了,房子院子都扒了,口粮家什牲口都运进城内,秸秆也一把火烧了,大家一鼓作气只等着守城了——你不来。



    你不来,我他妈怎么跟百姓交代?


    洪承畴不怕刘承宗,真的,对这个纵横西北骁勇善战的军头儿,别人怕,他是一点都不怕,因为就算他输了、被俘了,刘承宗会怎么对他?



    咱都不用点头投降,他就得礼贤下士,还得找人劝咱,对不对?

阅读顽贼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