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选择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苜宿草,让劣质的牧场草量大增,能养活更多的牛羊。



    喇嘛庙,让信仰成为牧民的锚点,不得不以其为中心。

    “所以我得提前给你定好了,不然还得涨!”



    “明年秋天娶亲,后年我们赖哈图德家就能添丁了!”



    “阿布,是赖家!”


    朝奉还未言语,只听到一声插话。



    旋即,一个年轻的身影走了进来,脸上泛出喜悦:“大哥,恭喜了!”

    “阿弥陀佛!”这时,阿布则恭敬异常,双手握十,将香油缓缓地提过来,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是我们家最贵重的东西,只有等到客人来的时候才吃!”



    呼德则道:“阿布,以后在家里说说就罢了,在外面要说咱们家是姓赖!”



    “知道了——”拖着长长的尾音,老头颇有几分倔强。



    呼德只能无奈。



    所谓的姓氏,在蒙古与西臧一样,一开始是并不存在的,只有贵族们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



    如显赫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



    就算是普通人,也只是把父辈的名字与自己的名字加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姓名。



    但对于朝廷来说,这是毫无规律,且不方便的。



    故而,蒙古地区早就进行大规模的赐姓,亦或者说进行汉译。



    如,孛儿只斤氏,就译为鲍、包、宝、博、奇、罗、波;乞颜氏则为齐、祁、陈、秦。



    兀良良则是乌、吴、于、魏。



    越是大姓,汉译的姓氏也就越多,从而分化蒙古贵族和部众。



    孛儿只斤氏更是不得擅自取用,只有朝廷批准的贵族,才能取之。



    普通的蒙古人,自然是选择朝廷为他们挑选的蒙古姓氏,以及对应的汉姓。



    之所以不只是汉姓,完全是因为普通的牧民根本就不懂汉字,告诉他也记不住。



    蒙古姓氏则不同,口语话,易记。



    当然,在户牌上,自然是只有汉姓。



    这对于蒙古人来说,不亚于一场社会变更。



    底层的牧民拥有自己的姓氏,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独立个体,不再是依附贵族。



    拥有姓氏,看起来不甚起眼,但却是瓦解蒙古部落制,撅起根基之法。



    几百帐牧民,所有人都拥有姓氏,而且还是不相同的姓氏,凝聚力将会大低,贵族煽动其造反的可能姓也会大降。



    这是阳谋,也是大势所趋。



    呼德在千户所的私塾虽然只是旁听,但多年的耳熟目染,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在他看来,所谓的蒙古姓氏,不过是画蛇添足,家里沿用真正的汉姓,才是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多牧民只有冬歇草场和秋放草场,空间被压缩。



    让他们定居的因素有三个。


    因为对于牧民来说,地广人稀,遍地都是青草,根本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来种苜宿草。



    但随着大明对草原的征服,一个个千户区,百户区的限定,使得牧民们走场的地方被迫定居。


    青贮,让牧草发酵,足以保持牛羊过冬,使得越冬牧场不再那么紧缺。


    当然了,定居的舒适度也比游牧来的强,物资交换什么的也方便,也越来越受到牧民们的喜欢。


    男人叹道:“现在娶女子越来越贵了,前两年两头牛就够了,哪里需要什么羊啊!”

    闻听这话,朝鲁大喜:“阿布,您说定了?”



    “朱勒豁得,朱家是你额吉的娘家,他们好说话,几个女子也踏实能干,只要三头牛,十头羊就能嫁过来!”

    男人高兴道:“明年我们再养十头牛,卖了给你娶媳妇!”



    苜宿草别看适合草原生长,但是从来就没有大规模的普及过,一直都是中原在种。

    第四十六章选择 (第2/3页)


看,再养一倍也成。”

    “什么赖家,我只知道赖哈图德家族!”



    大汉摇摇头,然后舀起一碗汤来尝尝,似乎嫌弃太淡了,又加了点盐。



    “呼德,我的兄弟,你回来了!”朝鲁高兴地拥抱起来,对于幼弟的归来很是高兴。


    “是啊,我怕你们收割苜宿草累了,所以就回来帮忙,二哥在喇嘛庙里也托我带了一些香油,这是供奉在菩萨面前。”



    呼德笑道:“加在饭菜,能够保佑我们家长寿安康!”

阅读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