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孔宇不服,顾锦年七步作诗,一首孤篇压盛唐【求月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声音响起,是赵儒的声音。



    他看出来这是在做什么了。

    “国运之争?一首诗词能有这般的威能吗?”



    “这又是千古诗词吗?”



    一道道声音响起。


    大殿内,有人不相信,但更多的是震撼。



    永盛大帝都有些好奇,他希望这是真的,但他看不出来。

    “是啊,这是何意啊?文景先生,您说的,我们一点都不懂。”



    “怎么又跟扶罗王朝扯上关系了?”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大殿内所有人都听不明白赵儒与苏文景的话。



    “文景先生以十二城为题,天命加持之下,这张画蕴含天命之力。”



    “拥有百姓之怨在其中,顾锦年所著诗词,符合情景也有文人精气神在当中。”



    “这般一来的话,得到天命认可,从而演化万千铁骑,化作军魂,镇压匈奴国运。”



    “匈奴之人,窃我大夏江山,增强国运,如今天命加持在画中,顾锦年诗化千古,将国运夺回,且重击匈奴国运。”



    “倘若没有扶罗王朝献上这幅画,天命即便出现,也不会引来如此异象。”



    “一切,皆是因果之中啊。”



    赵儒开口,道出一切真相。



    一时之间,所有人彻底恍然大悟了。



    而扶罗王朝的才子,却一个个脸色难看,尤其是神罗三皇子。



    这画卷送来,是为了羞辱大夏王朝,可没曾想到竟然帮大夏王朝一个这么大的忙。



    国运。



    这东西太过于玄乎了,你说它有,你却看不到,可你要说它没有,也绝对不可能。



    国运强盛,风调雨顺,粮产年年丰收,百姓丰衣足食,一片祥和。



    可国运衰败,天灾人祸,无力抵抗,就如同江宁郡洪灾一般,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



    倘若江宁郡庄稼提前半个月收割或者是成熟,是否可以完美避开?



    这就是国运可怕之处。



    若匈奴国运受损,大夏王朝就更容易抢回失地,甚至还有可能将匈奴彻底歼灭,完成北方大统一,开创出真正的盛世。



    一瞬间,大殿当中,永盛大帝坐不住了。



    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北击匈奴,取回失地,做到这一点,他死而无憾。



    倘若如果能将匈奴歼灭,完成北方大统一,就算是下九幽地府,他也有底气面见自己的父亲。



    因为自己父亲,大夏太祖临死之前也没有完成北方大统一。



    而自己完成了。



    开疆扩土,这是一位帝王最高的成就,没有之一。



    匈奴国运被削。



    对他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不过,他压抑着兴奋。



    压抑着内心的兴奋。



    对匈奴,他早就有了想法,只不过如今的大夏,还不能动,需要再等一等。



    边境之地。



    一片金色。



    千军万马不要命的冲进十二城内。



    往北七百里外。



    草原当中,一个个匈奴从大营中出来,他们望着这般的景色,眼神当中皆是疑惑。



    而匈奴王庭。



    一名中年男子,望着如此异象,脸色异常难看。



    “诗成千古。”



    “灭我匈奴国运?”



    他负手而立,眼神当中是不甘和愤怒。



    这是天命镇压,不是人力可以解决的,即便他想要出手,也无能为力。



    而此时此刻,一道身影从殿内走了出来,望向这位匈奴王。



    “王上。”



    “大夏养精蓄锐十二年,日日夜夜都渴望夺回十二城。”



    “如今天命所显,只怕要不了多长时间,大夏铁骑便会直取这十二城。”



    “王上,若还犹犹豫豫,铁骑征来,大夏可不给您犹豫的时间啊。”



    身影浮现,是一名中年儒士,他看着匈奴王,声音蛊惑道。



    匈奴王的目光也在这一刻笃定下来了。



    “好。”



    “本王答应。”



    “不过,你告诉你背后的人,事成之后,我要大夏龙门大炮炼制法门,其他无所谓。”



    匈奴王开口,他答应对方的要求,但也提出自己的要求。



    可此话一说,后者不由微微皱眉。



    “王上,这龙门大炮,乃是大夏立国根本,这个有些强人所难,不过可以赠予王上十门龙门大炮。”



    他出声道。



    龙门大炮,这是大夏立国根本,当年太祖横扫十国,靠的就是这件神器。



    否则,凭借一己之力,横扫十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关于龙门大炮,也有很多传闻。



    火炮这东西,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十国早就有了,扶罗王朝,大金王朝都有相应的大炮。



    用来抵抗骑兵的。



    不过大炮的缺点很明显,体积大而且十分沉重,需要强大的武者搬运,并且炮弹威力不算特别强,同时射程也不远,偏度很大。



    对第三境以下的武者还有作用,可对第三境以上的武者,完全没有太大作用,。



    可大夏王朝的龙门大炮,极其与众不同,炮弹威力强,武王强者都不能小视,射程极远,极限是五十里内,方向误差不会超过二百丈。



    这是一件极其古怪的事情。



    好在的是,大夏王朝的龙门大炮,数量不多,而且当初大夏内乱之时,扶罗王朝借走了十门,大金王朝直接买走了二十门。



    甚至中洲王朝都索要了接近三十门龙门大炮走,拿去做研究。



    大炮这东西,对两国交战来说,无法做到决定性的胜负关键,毕竟这是仙武世界。



    可此物却拥有强大的威慑力,双方几十万大军,排兵布阵,大夏王朝一轮大炮下去,破坏几个关键阵点,开局你死两三万人,而后断你手臂,大军横推一番。



    全歼可能夸张,起步也是小胜,碰到个指挥好的将军,很有可能大获全胜。



    这样打个两三场,基本上就彻底输了。



    “十门龙门大炮?”



    “太瞧不起本王了。”



    “五十门。”



    “如果低于五十门,大不了这十二城让给大夏王朝。”



    “这十二座城,对我匈奴子民来说,并没有太大好处,我们还是习惯住在草原上。”



    “不适合住大夏人盖的房子。”



    后者开口。



    一口价五十门大炮,而且他说的也是实话,这十二城对匈奴人来说,只是一道防线,拥有军事战略作用,可对于经济没有实质帮助。



    主要还是,里面的大夏百姓早就被屠杀干净了,全是匈奴人居住,他们住不惯城内,也不习惯这种生活。



    如果不是背后的扶罗王朝以及大金王朝,说实话当初他们已经跟大夏交谈,归还十二城,换牛羊马,黄金珠宝,还有大夏工器。



    东荒三大王朝之中。



    大夏王朝最有名的便是工器,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工器,譬如说战马的马鞍,农耕的农具。



    这些很平常的东西,各国都有,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大夏的要更好更强一些。



    所以各国猜测,大夏王朝一定拥有某种炼制法门,可以让器物锻造的更加完美。



    而大金王朝,却拥有所有人都想得到的东西。



    【龙米】



    大金王朝的米,极为特殊,武者进食龙米,可增强体魄,滋润肉身。



    普通百姓吃了龙米,则可百病不侵,气血如虎,力大如牛。



    大金王朝的龙米,更是价格便宜,分几个档次,平民百姓都可以吃。



    可以说,大金王朝虽然不是人人武者,但底子比其他王朝的百姓强太多了。



    这是所有王朝都羡慕的东西。



    大金王朝吃了几百年龙米,一代比一代强,这也是称霸东荒的根本原因。



    虽然大夏有龙门大炮,可龙门大炮数量不多,威力强是强,可武王强者谨慎一些,到没有太大危险,大规模战争上,龙门大炮可以为大夏带来一定优势。



    可对大金王朝来说,优势不会特别大。



    反倒是大金王朝人口数量多,人人强大健硕。



    五千骑兵可冲垮十万步兵,这是军事上的常识。



    然而如果遇到十万大金王朝的步兵,那么结果一定是骑兵输。



    不需要十万,五万大金步兵即可对抗五千骑兵,就因为与生俱来的强大,以及龙米加持之下。



    大金王朝每年也出口大量龙米,但都是最下等的龙米,稍微好一点的都被控制数量,被各国世家权贵购买。



    一些上等龙米,则是以礼物送给各国皇室,但也控制数量。



    而大金王朝的权贵皇室,吃的则是极品龙米,效果是普通龙米的十倍。



    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有仙道修士吃过龙米,他认为这种龙米等同于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丹药,是的,无副作用的丹药。



    只不过药效没那么强,但可以培元固本,滋润肉身。



    这就是大金王朝为何是第一的原因。



    至于扶罗王朝,没有工器,也没有龙米,但扶罗王朝生产两样东西,一种是天然的矿铁,这是大夏非常需要的东西。



    一种则是扶桑叶,这东西埋在田里,可以使良田得到巨大的生产,说翻倍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增加五成左右。



    大夏王朝看中扶罗王朝的铁矿,而大金王朝则看中这种扶桑叶,也正是因为这两样东西,扶罗王朝才会如此富饶,同时列为三大王朝之一。



    而这些,都是匈奴国没有的。



    匈奴将领好战且勇猛,但只能沦为棋子,就是因为没有关键性物品。



    对于这个,他们自己也十分郁闷,恨天高。



    如今机会来了,无论如何他都要谈好条件,不然的话,岂不是冒着风险,得不偿失?



    “好。”



    中年儒士想了想,他没有继续讨价还价,暂时答应下来了。



    得到对方的承诺,匈奴王也点了点头。



    也就在此时。



    天穹之上,一颗火星划过,落在匈奴平原之上,引发地震,毁牛羊战马无数。



    这等景况,让匈奴王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便是国运下降的坏处,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刚开始,以后还真不知道会如何?



    “速速查清发生何事。”



    匈奴王大吼一声,令人去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与此同时。



    大夏京都内。



    火星划破天穹的景象,也浮现在大夏京都上空,无数百姓目睹这一切。



    而大夏皇宫内,伴随着一道龙吟声响起。



    这是大夏国运增强的象征。



    真龙吟。



    “好。”



    刹那间,永盛大帝站起身来,攥着拳头,忍不住赞叹一声。



    文武百官也兴奋不已。



    匈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他们知道,永盛大帝日日夜夜想着打仗,可他们更加知道的是,大夏现在还不能向外宣战。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永盛大帝做了他该做的事情,接下来只需要继续养精蓄锐即可,换一个仁帝上位,治理国家,再养精蓄锐。



    如此,五十年后,大夏将彻彻底底腾飞而起,那个时候,莫说打匈奴,就算是打扶罗王朝,大夏都有这个底气。



    但匈奴在边境时不时干扰,也令人头疼,兵部和武将有事没事拿这个当理由,请求发兵。



    头疼的很。



    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大喜事,匈奴国运削弱,再被重创,只怕近些年根本别想骚扰边境,而兵部与武将也别想借题发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人出声,关键时刻高呼陛下万岁。



    当下,所有人跟着出声,除了少部分他国使臣。



    听着百官高呼。



    永盛大帝也是格外畅快。



    只不过,他没有说什么,而是望着顾锦年道。



    “锦年。”



    “你今日著千古诗,削匈奴国运,扬大夏国威,你说你想要什么赏赐,只要不太过分,朕都赐给你。”



    永盛大帝开口。



    他很兴奋,也异常的开心。



    今日之事,让他内心无法平静啊。



    “回陛下。”



    “学生认为,扬我大夏国威,是儒者本职,学生无须任何赏赐。”



    顾锦年开口,他拒绝一切奖赏。



    原因无他,自己开口要这个要那个,显得吃相难看,什么都不要才是最好。



    看皇帝怎么给。



    这么大的事情,给太少大家都看着,给多了我也能承受,反正您看着来。



    而且还显得自己傲骨凌然。



    果然,听到这话,永盛大帝十分满意,他稍稍思索,而后望着顾锦年道。



    “既然如此,寻常金银,对你无用。”



    “朕赐你三枚王珠如何?”



    永盛大帝开口,赐顾锦年三枚王珠。



    他很大气,开口便是三枚王珠,只是文武百官却神色一变。



    顾锦年之前因为江宁郡之事,便得到了六枚王珠,如今再加三枚王珠,这就是九枚了。



    一般王爷都没有九枚王珠,顾锦年独自拥有九枚,回头再随随便便给个三颗,按照礼部的制度来说,妥妥就要封侯啊。



    一时之间,百官自然心中有许多想法。



    镇国公这一脉,自然大喜,而文官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大殿当中,一道声音却缓缓响起。



    “诗成千古,国运之争。”


    可问题是,没有任何作用和效果啊。



    仅仅只是场面宏伟算什么?


    “这是在攻击匈奴人的国运。”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嘶,还真有可能,这军魂乃是我大夏将士所化,又有无数文道意志,如雨一般,落在十二城内,的确像是在攻击国运啊。”

    “什么意思?”



    “赵儒,您的意思是说,这首诗词演化军魂,攻击匈奴国运?”

    所有人都很好奇,甚至京都百姓都很好奇,这是在做什么?



    异象虽然宏伟,看起来也极其可怕。

    第八十二章:孔宇不服,顾锦年七步作诗,一首孤篇压盛唐【求月票】 (第1/3页)


    大殿内。

    “若其他千古诗词,定然无法做到这个程度,可偏偏顾锦年这首诗词,加持天命。”



    “还真要多谢扶罗王朝,为我大夏,送来这般的天机。”



    此时此刻,苏文景的声音响起。


    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文景先生,这是何意啊?我等听不懂啊。”

阅读大夏文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