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收
这也是时代的特色了,这种耕种方式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算是最后的余晖了。李昭就是打算改变这一切的人,前世这种耕种方式一直大规模的持续到九十年代,在二十一世纪,还在很多偏远山区存在,只是在平原地区才被机械化取代。
李昭希望的是在七十年代就将这种耕种方式给终结掉,提前二十年进入机械化耕种时代。那时候有生态农业打底,村民的生活绝对不会像从前那样差。最重要的是组织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毕竟那也是李昭憧憬的生活。
运输的不仅要运输掰下来的玉米棒子,还要运输秸秆,这些都会用于养殖蚯蚓。刚到田里,李昭就看到一部分人已经在犁地了,看了看是豆田,应该是地晾的差不多了。而李昭设计的农机也已经拿到了田里,李昭也走近了看看。
看了一下,李昭不禁有些惊讶,自己最近都没有过问过播种机的事情,今天一看还真让自己惊讶,放在田里的播种机有二十台,其中两台是双耧腿的,耧腿间距也比较大,有三十公分,看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准备套着用。
现在主要收的是玉米,还没走到田里,李昭就看到一车车的玉米棒子被送到打谷场,需要先将玉米晾干,才能脱粒。分工非常明确,一队人负责砍,一队人负责掰,一队人负责运输,而打谷场只有少数几个半大孩子负责摊平玉米。
而小孩子,有六七岁,基本都是在田里帮忙,他们主要负责送水或者掰玉米棒子,一片繁忙的景象。这是后世很难见到的场景,那时玉米收割也是收割机了。
简单来说就是双耧腿的走最前面,后面单耧腿的补空隙。这时苏雅也在找比较有特点的地方拍照,这个时候胶卷可是很稀缺的,她也不敢拍太多,都是有计划的,比如现在她就在拍村民赶牛耕田的照片。
很快找到自己老爹,和他一起的还有其他人,有两位是经常过来的农业专家,其他的人李昭不认识。看了看,李昭发现,他们现在正在做统计,还挺详细,有玉米棒子的,有秸秆的,看来是准备进行总体评估,李昭也没有过去打扰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是对着苏雅说道:“你看那边专家在帮着统计产量能不能作为新闻?还有那些小朋友,也在帮着掰玉米,你觉得怎么样?”李昭希望给苏雅指出一些不一样的新闻点,就如刚刚苏雅拍的耕田图,很多人都会拍那个,没有新意。
听了李昭的话,苏雅也是眼前一亮,他是理解了李昭的意思,很简单,自己的稿
其实秋收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农作物的成熟时间是不同的。比如豆子,你不能等完全成熟再收割,那样你只能在地上一颗颗捡豆子了,豆荚全炸了。看到叶子都开始发黄枯萎了,而豆荚也开始发黄,还没干燥的时候,就要收了,有的成熟不一致的,还要挑着割才成。所以豆子是最先收的,现在都已经晾干入库了。
而玉米则是相反,最好是在地里多晾一段时间,如果收的玉米太潮湿,晾晒的不及时、彻底,反而很容易发霉,最后影响玉米品质。如果没有阴雨天气,往往都是晒得差不多了,才会将玉米收回去,这样秸秆也可以直接拉回去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收 (第1/3页)
在镇上放下王珺,李星也给了她不少票。三人也很快到家,家里还是只有几个小孩子,大一点的现在都在地里帮忙,将带回来的东西放下,几人也赶往田里。
阅读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