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争议
张溪顺着时间线琢磨了半天,终于抓到了一丝线索。
经过了五代十国后,宋朝建立后,那时候已经不存在什么像样的世家了,只剩下不成气候的豪族,再加上科举制的盛行,纸张自然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到了汉末,世家力量依然强大,所以左伯的左伯纸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没有流传开来,大概率就是让东莱那边的世家给私藏了起来,只要我不造,就没人能用。
魏晋南北朝之后,世家势力随着战乱减弱,只有一些大世家能在这个时代游刃有余,所以纸张渐渐的从这些大世家内部流传了出来。
一直到隋唐一统,世家力量大幅度减弱,关陇军功集团压制了世家,这才让纸张从世家手里流向了寒门。
再加上杨坚父子,李世民父子外加一个武则天,不遗余力的打压世家,这才让唐玄宗时期有了出现宣纸的可能。
至于五代十国的战乱后,啥世家都没了,有些能活下来的,撑死都只能算是一地豪强,根本控制不住纸张的流通了,所以纸张渐渐的流传到了百姓的手里,为后来科举制的发达奠定了基础。
所以,杨家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是单纯想要靠造纸技术谋利,还是有着其他的打算。
这个问题,张溪始终想不明白,一直到诸葛亮亲自来到鱼复,张溪这才得到答案。
(本章完)
前后如此大的反差,导致张溪也开始反思——这个纸张,真的那么重要么?!
然后张溪就开始回忆,这个纸张真正普及,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杨家的态度实在太过于反常,居然这么积极热衷的愿意帮忙推广纸张,甚至还愿意以说服严,黄两家配合土地清丈为代价这有点不太对劲啊。
半年前伱们都干什么了?!
宣纸这玩意儿吧,好像是在唐玄宗年间就已经诞生了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好像是宋朝.为啥是宋朝?!
再回过头来想想.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束之高阁;汉末左伯改良技艺,造出左伯纸,左伯人没了;魏晋南北朝,胡人入侵,衣冠南渡,纸张却在世家豪族间慢慢被常用。隋唐一统,纸张又从世家逐渐留向了寒门,到了唐玄宗时期,甚至出现了质优价廉的宣纸。
东汉年间,世家力量强盛,所以纸张只能在宫廷和一小部分世家之间流通。
之后再经历五代十国到宋,纸张渐渐进入了百姓家。
这看着是一条纸张的推广史,但其实是世家的衰弱史吧?!
张溪对这个事情,也非常的慎重。
倒不是别的,主要是张溪现在也算是长记性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争议 (第3/3页)
就这样,杨既决定,让杨汰帮忙牵线搭桥,跟张溪商量一下关于杨家代理造纸术的问题。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话,张溪惊讶的发现,居然还能逻辑自洽。
但这里满还有一个问题张溪搞不明白——如果张溪想的是对的,那么杨汰的父亲杨既,也是巴郡杨家的家主,他为什么要插手推广纸张的事情。
没道理的,对吧,他也是世家啊。
张溪也不是左伯,他可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手握一郡兵权,甚至可能随时调动大军镇压叛乱的人,杨家不可能通过控制张溪来控制纸张的流通。
甚至说句难听的,张溪只要把造纸术往刘备那边一交,流不流通可就不是世家说了算了,那是刘备说了算。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