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八十九章 预算制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有的事情,都得靠自己身在成都的中书令来预估,一点参考物都没有。



    可一旦有了预算报告,需要用到多少物料,工程进度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都必须写清楚,这样诸葛亮起码能有个直观的概念,对他做出决策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有了这个预算报告,修工程也好,各部协调也好,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各自要尽到的责任,这些事情在报告生成前就必须先协调好,每个阶段的工程进度也必须做出预规划,完不成的话,谁的责任一目了然。



    至于门下省,那就更需要这个预算报告了。



    门下省可是审计部门啊,负责对所有的行政政策的执行进行审计。


    预算报告加上完工报告,可是审计部门必看的两样东西,一千多年后都是这么干的。



    没有预算报告,就一个完工报告,谁知道伱们中间有没有偷工减料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如中书令诸葛亮,在看完奏章,听完刘巴和张溪的讲述后,立刻意识到,这种制度对中书省做出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以往,工部就是提交一份工作报告,表示:中书令呐,哪里哪里的水利设施该修了,哪里到哪里的路损坏严重,也该休整了。


    因为这种预算制度,不仅仅涉及到户部批准预算,在行政的各方面,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都是成熟的政治家,有些事情只要张溪开了一个头,往深了想,很容易就能想到更多。


    每到这个时候,诸葛亮只能通过报告中描述的情况来自己计算工程量,然后找来户部尚书刘巴,询问户部还有多少钱粮,要预留出多少钱粮来保证这些工程进行。


    而尚书令法正也非常支持这个预算制度。


    可出了问题呢,要追查是什么阶段出了问题,就凭一个流水账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来,最后所有的黑锅都要他这个尚书令来背凭什么?!

    中书省下了决断,自己这个尚书令要负责执行啥都不知道执行个屁啊。



    你要修路,修多久,要怎么协调各部,粮草供应多少,是否需要兵部和户部的协助,这些都不知道,只能一边修一边花钱,最后这个钱花到哪儿去了,到底用了多少就只有一个流水账。

    按照刘巴的意思,这种预算制度,如果要彻底贯彻的话,必须从朝廷到地方统一推广,单独推广会造成各部门和三省,中央和地方的对接不顺畅,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既然这种制度那么麻烦,为什么刘巴还非要费心吧啦的上书请奏,来实行这种制度呢。

    第四百八十九章 预算制度 (第2/3页)


事儿还能去户部催钱消磨一下时间.现在好了,被拉着去开了无尽无止的会议。

    这年头的门下省审核一个工程进度,是做不到在每个大型工程地安排一个监理的,只能是在完工后进行检查而已。



    可有了预算制度,门下省只要对照预算制度上的时间节点,随机抽查工程进度就可以了,不仅能随时监督工程进度,监督贪污腐化,还能省下不少的人力物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甚至于御史台的虞翻,也觉得这玩意儿是个好事情。


    这年月的御史台没有风闻奏事的权利,他们要监督百官,不光光是去茶馆酒肆道听途说,他们是需要有实际的证据才能弹劾的。



    中央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