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一章 东吴有变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答应吧,虽然赚的不如预期的那么多,但实话实说,要是朝廷真的给这么多钱来收购粮食,又何必走私呢。



    曹魏那边有的是人愿意把粮食送过来呢,还是曹魏朝廷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那种。

    也正好,费祎直接就在长安见到了诸葛亮,然后当面汇报了这次他出使东吴的所见所闻。



    “东吴恐有变!”



    这是费祎一脸凝重的给出的判断。


    诸葛亮和张溪一听这话,脸色也跟着凝重了起来。



    费祎这些年主持情报工作,性格跟早年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沉稳了不少,也谨慎了不少。

    伤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一个,常年主持情报工作后,费祎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对情报工作的分析和研判,往往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情报后再得出结论,而即使得出了结论,也不能完全信以为真。



    这也是费祎很少对情报做出自己判断的原因.情报线上,尔虞我诈的情况太多了。



    但是一旦有些事情被费祎认可为“很有可能发生”,那这事儿,基本八九不离十的,就是真的会发生。



    费祎不会对情报工作做出明确判断,是基于他主持情报工作的严谨性,万事要留个“万一”.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换句话说,大汉朝廷其实也没打算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雍州的世家不愿意参与这个走私的事儿,那就算了,反正江东那边也不是没有粮食走私的渠道,这钱啊,荆州世家未必不愿意赚.谁让诸葛亮算是半个荆州人呢。



    这么一搞,关中世家哪里还坐得住。


    江东可也是产粮大区啊,而且经过十几年的改造,就在荆州的长沙郡,如今已经有了一定产量基地的规模了。



    在那边走私粮食,可比在关中走私粮食方便多了。


    不答应的话,关中世家没钱赚,大汉朝廷可一点都不会亏。


    这事儿吧,基本就解决的差不多了,诸葛亮在跟这些世家们大概商定了一个框架后,这事儿就撒手不管了。


    可怜的费祎,他刚刚从江东出使回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立刻上路,赶到了长安。

    接手的人,是费祎。



    费祎也是不容易,突然的接到了朝廷的调令,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然后就一纸公文,从荆州调任到长安,来主持长安的粮食走私和组建中原情报网的事宜。

    陈祗也是倒霉催的,上次他传了一趟小道消息,这次还得是他来——传言朝廷也在跟荆州世家们洽谈类似走私的事儿。



    那意思吧,一旦雍州这边走私的事情不成,朝廷就会把目光放到东吴那边。

    第七百二十一章 东吴有变 (第2/3页)


中世家们犹豫,打算拖一拖,看看能不能涨点价的时候.某个雍州刺史府的知情人士,又传出来消息了。

    费祎这个人吧,其实早年的性格是有些大大咧咧的,说好听点,那叫为人豪爽,重诺轻财,说难听点,那就是过于天真,待人没有防备。



    要不然在历史上,也不至于对一个降将这么信任,最后被人刺杀了。



    自打张溪主政南郡的时候,跟诸葛亮商量,把费祎调到荆州,主持情报工作后,费祎在接触了那么多尔虞我诈的情报信息后,人变的谨慎了不少。


    尤其是主持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导致费祎见过太多的逢场作戏,当面笑哈哈,背后捅刀子的事情,也亲眼看到过很多因为一时不慎而导致事迹败露,细作身死的实例。



    这让费祎对情报工作的保密性,有了直观的了解,也改变了一些费祎的为人处世原则。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