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二章:慷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弊的地方就是,胜利的果实很可能被别的野心家攫取。



    镇北军的庞大兵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卢植也没这个魔力能变出这么一支军团。实际上,为了组建这支军团,卢植以近乎放弃北疆防御的姿态从各边地烽燧抽调了骨血。

    当得知汉军大败后,河间军团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乱。



    此前的冀北三守臣中,河间太守陈延老而奸猾,早就借口有病而离军。渤海太守杨璇,看似刚直忠贞,像是个任事的,但一见大事已去,直接弃军而走,毫不拖泥带水。



    反倒是安平国相令狐禹之前一直没有存在感,但这个时候却尽到了他守臣的职责。


    在河间兵、渤海兵遍寻杨璇不得后,两支兵就崩溃了。



    尤其是渤海兵最为可惜,这是一支以大戟士为核心的精锐士伍,其本该在战场上挣得军功,但现在却像败犬一样仓皇东奔。

    前汉武帝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当时渤海的章武就是一处海盐产地。从这里煮好的海盐利用滹沱水源源不断送到冀州各地。



    但本朝中期以后,盐铁官营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官府不再垄断对盐的官营,开始向民间所有人开放。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自产自销,官府只从中收取盐税。



    但民间私营的盐法并没有给渤海百姓带来富庶,反而更加贫穷。很快,为了独占盐业的丰厚利润,渤海的豪门右姓皆开始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逐渐在生产、销售和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而普通的百姓只能沦为这些豪强大户的灶户,生生世世被驱使在海边煮卤制盐。



    而这种艰苦的环境却催发了渤海的尚武之风。



    无论是自保还是在盐业竞争中摧毁对手,此间百姓开始不习稼轩,而是舞刀弄戟,反成就了大戟士的威名。



    说来渤海大戟士天下无双,但又有谁知道这无双的背后是无数灶户的血泪呢?



    不过军队越是溃退,就越阻挡不了泰山军的抄击。



    更不用说这些人都是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投降的汉军吏士是汉室在北疆的精锐,可以说此战后,汉室除了在并州一带还有些微的兵力,整个北疆的兵力已经被一扫而空了。



    而这种形势对于泰山军来说,也是有利有弊的。


    而除了这些外,此战最大的财富是镇北军那庞大的人力资源。



    虽然目前还没办法细算,但从各部大致报上来的数字来看,此战中,光投降的镇北军作战吏士就至少在两万八千人以上。


    往好的说,此战之后,泰山军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北地主。之后只需要长驱直入,整个幽州和冀州北部区域皆可被纳入怀中。


    原先有镇北军坐镇在幽州,还可对塞外异族形成震慑。但现在镇北军南下乃至覆灭了,那不可避免的就是会有实力的真空期。


    除了这些镇北军吏士外,在东面战线,杨茂也迫降了来援的河间军团。

    如鲜卑、乌桓等势力必然会占据这些真空地,甚至那个叫高句丽的撮尔小国也会吃豹子胆去图谋辽东。



    不过这都是后事,等泰山军扩张到整个北地后,吃多少都要拿命还回来。

    其次一个大的缴获是大量的战马。卢植在代北和胡人互市换来的大量战马至少有万匹,再加上自己本来的,那是何等庞大的战马群。而且这一次胡人因为要讨好卢植,甚至将没有阉割的千里马都卖了。



    有这些优质种马,泰山军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战马牧场,实现战马的自给自足。

    第四百六十二章:慷慨 (第2/3页)


坡地,整处坡地都塞得满满当当的。

    说来渤海郡的大戟士在整个天下都是一等一的强兵。而渤海之所以能出强兵,就是因为此地的地理形势极差。



    燕赵之地早在春秋时期就人烟繁炽,但渤海郡之地呢?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春秋而下,地无常主;秦汉以来,称无定名。


    这片地区因为是属于退海的盐碱地,春秋以降都是人烟稀少,民无编户,是一片被先民抛弃的蛮荒之地。



    这片土地自然是种不得粮食的,但却可以干一件军国大事,那就是煮海盐。

阅读犁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