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三章:料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一人,络腮胡,袁绍看着眼熟,此军同样百步十中,且气力悠长,更是从容有余力。



    后来袁绍才知是军中老人,叫魏延,是袁军攻下义阳三关而募集的山民。

    而之后,袁绍又看了角觝和蹴鞠。



    角觝是军种校力之术,汝南武士多擅之,在这里面,袁绍也发现了很多善扑者,其中有周宝、薛义,叶晟数人,善挽强角抵,身形壮阔,袁绍爱之,致于亲军。



    正是在这种宏大的比武盛事中,越来越多的汝南武士涌现了出来,他们或长于弩射,或善于角觝,或以刀术称雄。


    一时间,望着济济的豪杰武士,袁绍颇有一种天下英才尽入其彀中的感觉。



    于是,他睥睨北望,以为收复京都指日可待。

    而不仅仅是他们,实际上就是统领他们的军吏们也不愿意为陈公卖命,因为他们和袁绍有血债。



    三年前,在豫州各郡国反对汝南的战事中,只有他们陈国打得最为艰难。他们在陈王的带领下连连大败袁军两次,要不是最后可耻的本地豪势开了城门,向袁绍摇尾乞降,他们还能继续战斗下去。



    之后陈王北奔京都,再然后据说已经死在了和泰山军的战斗里。而这些原先陈王的武士和部曲们虽然被袁绍留用了,但却待遇大不如从前。



    来自陈国的武士不仅获得的庄田最少,更是难在袁军体系中升迁。这也怪当年陈国人对汝南人造成的伤亡太大了,后者对他们的仇恨从来没有消失,反而这几年愈加深了。



    所以,这次被征召的陈国武士们普遍都不愿意参战,但他们没办法,公方命令已下,违者连坐其家。



    于是,这些征人只能泪满巾裳,离别妻子,荷戈驮甲,如涓涓细流,汇入东北方的阳翟。



    同一场战争,不同的冷暖,不同的未来。



    

    在射箭演武中,袁绍果然发现不少能力突出的武士。



    其中一个叫王德的,还是个少年郎,据说是袭了其父的位置入了军。


    这些汝南武士,平日在庄园中,日常习射,每月还有地方上组织的课试,不能合格者要受到训斥,大大影响武士们的名誉。



    所以为了名誉,这些汝南武士操射不止,练习不缀。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沙场建功,陈公陛下演武。


    此军卓立棚下,弓开闪疾,箭发雷奔,步射百步,十发十中,力贯靶垛。


    当时袁军飞夺三关,鞠义以当地山民熟悉地情,且将用兵江夏,就在义阳招募材勇成军。


    袁绍对这些涌现的上甲武士非常高兴,赐予了这些人披风大氅和短刃。

    义阳这个地方土地贫瘠,税赋又重,所以常有逃入山中的。而鞠义以重金和许诺移户汝南的条件招募了大量山民。



    他按照三户选一,有材力者免其租徭,给弓矢。而山民们本就锐目善射,稍加训练就是一支合格的弓手,所以大量的义阳人加入了袁氏军队,而这叫魏延的就是其中之一。

    弓弩因为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在这个时代有着比其他近身武器所不能比的优越。所以在汉时,射箭是一项重要的选拔武士的考评。



    而汝南这个地方当年就是韩、楚、魏三国的交界地,民间留有深厚的射术传统。同时因为袁绍的大力推广,如今的汝南武士哪个不能引弓而射?

    第七百二十三章:料军 (第3/3页)


乏骑,所以并没有形成体系的骑术训练,但是在射法上却相当出色。

    而当阳翟这边烈火烹油,生龙活虎的时候,距离颍川不远的陈国却有一种父老相别离的愁淡。



    在陈国的国治陈县地,无数材勇团营乡夫正在和他们的妻儿告别。



    他们很多人都明白,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到她们。他们也许就要错过孩子们的成长,也许这一别,妻子也要嫁为他人妇。


    许多老卒泪水已经在他们粗糙的脸上沾满,他们是多么不希望离开家,离开他们的妻儿老父。但奈何,陈公的军令三催三逼,他们别无办法只能踏上征程。



    有些人走着走着,又忍不住回来拥抱自己的孩子,直到被军吏训斥,他们恋恋不舍的离开。

阅读犁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