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七十五章 遍地都是高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阳又道:“郑公是长辈,应该是晚辈去看望才对,怎能让郑公亲自前来。”



    “这些铁料都是用来铸造火炮的?”

    张阳双手背负,低声道:“郑公,大唐强大不好吗?”



    魏征道:“自然是好。”



    “只有大唐强大了,才能不用和他人讲道理,不用与突厥人讲道理,他们就会自愿臣服,听从大唐号令,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不希望大唐的太多外交事宜,通过讲道理来解决。”


    “不需要讲道理的时候,直接号令便可以,难道不是吗?”



    魏征的目光盯着眼前这个青年,正色道:“正因如此,对火器太过追求,老夫担忧陛下会误入歧途,听闻陛下要骊山铸造三千门火炮。”

    “老夫不懂铸造。”



    “火器的铸造之法还没有交给陛下,但陛下要造多少火器也只能由骊山说了算。”



    张阳来回踱步解释道:“三千门火炮说不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骊山还要将铁路的修建停下来先用半年造出粗胚,后续再用三个月时间才能整体完工,这一来一去间……大半年过去了。”



    “当然了,现在我们有新锅炉,说不定能更快,这三千门火炮是必要的,陛下想要将火炮用于军中,或者布置到各个边关。”



    魏征沉声道:“望骊山莫要放纵陛下,老夫会时常进谏。”



    张阳作揖道:“若郑公还不放心,往后可以住在骊山,在骊山监督。”



    魏征没有答应下来,而是重重点头。



    张阳带着这位老人家走入村子,给他介绍着骊山现在的状况。



    长安城,岑文本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事。



    中书省内来往的官吏还是不少,见中书左丞回来了这里的文吏纷纷行礼。



    桌案上堆满了各类的书卷,都是各地的赋税。



    当初张阳统筹了关中各地的赋税,他在尚书省任职度支郎有一年,那一年的时间,他已将关中的生产力摸透了。



    岑文本不住摇头,朝中始终在追赶骊山的脚步,还有一种追不上的感觉。



    打开从骊山带来的书卷,入眼便是长安十二县的人口与生产计划。



    再往下看,是生产的赋税之策。



    昨夜一夜未睡,在骊山用了饭食之后,显得更困乏了。



    岑文本拿出那小小的琉璃瓶,倒出一些药液抹在了鼻尖与耳后。



    趁着还没有人注意,悄悄将琉璃瓶收好。



    抹了药液后,起初觉得没什么。



    只是过了片刻,稍有一阵疼痛感,一股凉意直冲脑门,整个人突兀站了起来,顿时困意全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都是为了生产发展,朝中的国策迟迟不落地,骊山也不能就这么看着。



    张阳作揖道:“郑公,近来可好?”


    张阳的脸色愧疚。



    郑公言外之意,朝中这么忙还不是你害的。


    魏征的目光落在那些铁料上,还未开口。


    “是陛下旨意让骊山铸造。”


    魏征颔首道:“先前老夫不知,得知今日陛下命岑文本送来这些铁料,便来看看……文治武功不能光靠这些,该是为民为社稷,可不能走歪路。”

    “老夫时常劝谏陛下,莫要太过执着,不能本末倒置。”



    “是因为火炮吗?”

    “朝中因为各县税收忙得不可开交,何谈过除夕。”



    郑公已经走到了面前。

    第八百七十五章 遍地都是高人 (第1/3页)


    刚刚站起身,张阳不悦道:“今天是怎么了?这好好的除夕,大家都不过年了吗?”

    皇帝不能太过依赖火炮,不论是治军,还是治理地方。



    大唐需要文治,也需要震慑四方。



    皇帝太过痴迷火器,会误入歧途,会一去不复返。


    张阳回道:“郑公放心,骊山始终掌握着火器的关键技术,至少现在朝中不能大规模地铸造出火器,他们至今造不出弹簧,更不要说其中秘方了。”



    看郑公还是不放心,张阳又道:“当初骊山铸造一个小小弹簧就用了近三年的时光,可知其中铸造有多困难,而骊山一切也正是从这个小小的弹簧而起,别看那东西小,只要朝中铸造不出弹簧,他们就要原地踏步很久很久。”

阅读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