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一十四章 数年心血的成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不知道是不是火车内的味道不好闻,还是别的缘故。



    李泰拍着两位长辈的后背,让他们舒坦一些,“原来真有晕车这么一说。”

    房玄龄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老了,第一次觉得自己跟不上他人的想法。



    骊山每一次沉寂都是数年,但每一次拿出成果,迈出的脚步便让朝中跟不上。



    从大局上来看,很多时候骊山岿然不动的,但骊山每迈出一步都是这么的惊世骇俗。


    李孝恭从腰间的布袋中拿出一袋南瓜子,放入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的手中,“这是我们的骊山的南瓜子,我们将各县所种南瓜的南瓜子都收集了起来,现在这吃食我们独一份。”



    长孙无忌学着他的模样磕着南瓜子,“有点苦涩,也不知有何好吃的。”

    李泰与这两人所言的是骊山五年规划,其实这些规划都是初步的,真正的意图是想让关中连通函谷关,可以直到中原各地,这才是铁路与火车的真正意图。



    现在终于明白了姐夫为何要买下潼关的那片河滩,黄河水位开始下降,那片河滩已成了一条新路,这条路是独属于骊山的。



    潼关也会成为关中与函谷关外的枢纽,果然是姐夫的眼光独道呀。



    姐夫能将许多看似不相关的事串联起来,从而将它们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往往会发挥巨大的用处。



    当初骊山送给朝中一套旧样式的蒸汽机,可那时候朝堂众人虽对蒸汽机有过议论,但终究是没有放在心上。



    无论是父皇还是朝中众臣,他们都觉得蒸汽机可以用很多人力替代,没必要为了一台不知所谓的怪物来作出改变。



    现在骊山用铁路与火车告诉他们,知识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光是这火车,其中涵盖了骊山的所有学识。



    这两年,骊山许多工匠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收获颇丰。



    就像姐夫说过的,骊山会一直站在技术制造的最上游,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会让大唐大放异彩。



    骊山上,小清清看着火车来来去去,一趟又一趟,她拿着望远镜瞧着,也能看到正在修建的车站旁,那里人影绰绰。



    “爹,我也想去坐火车。”



    张阳看着山西送来的消息,对消息有些忧心,低声叹道:“杨婶。”



    杨婶两鬓又多了不少的白发,她慈眉笑道:“县侯有何安排?”



    “带清清去坐火车,记得回来吃饭。”



    “谢谢爹。”她欣喜地将手中的望远镜都丢给了弟弟。



    张心安因一道百以内的加法题做错了,此刻正在被罚写作业,很羡慕地望了眼姐姐的背影。



    

    房玄龄连忙道:“老夫也回去了。”



    李泰也不再多说什么,等这些货物都装好了,火车再一次行驶。


    李泰又道:“因火车的载重有限,我们要来回运好几趟。”



    长孙无忌摆手道:“送老夫回去就好。”


    重新来到贞观院,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脚步蹒跚走下火车,没走三两步便当场吐了起来。


    长孙无忌还在不住咳嗽着,吐得很狼狈。


    看两位长辈神色上多有疑惑,李泰笑道:“因为我们以后还要接着造火车与铁路,那会是一条很长路,未来的五年规划中,不仅仅要连通长安城,还要贯穿长安城十二县。”

    房玄龄狐疑道:“晕车?”



    李泰安慰道:“房相与舅舅一直以来养尊处优,又缺少锻炼,当然也有人先天是晕车的,若能再多锻炼,也不是不能克服,要习惯铁路可能要受点苦。”

    这种巨大的成就感,第一次感受到时还是蒸汽机第一次问世。



    骊山现在有六台蒸汽机,也是仅有的六台,车间还会接着铸造。

    第九百一十四章 数年心血的成就 (第3/3页)


,当火车正式竣工的那天,有一种大功告成的成就感,数年心血终得回报。

    李孝恭嘴里不停吃着,“多吃几颗。”



    “是吗?”长孙无忌又将南瓜子的壳磕开,一边吃着点头道:“嗯,确实不错,但在人前这么吃东西,不合礼数。”



    赵国公这么说着话,津津有味磕着。


    南瓜子确实带着一些苦味,但也正是这苦味才恰到好处,放胡椒与糖,或者盐去炒都不合适。



    眼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匆匆离开。

阅读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