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一章 援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急从权,大黄浦和吴淞江因为这次灌水被淹没的农田,朝廷出钱补偿,两岸附近几里的百姓,也会提前迁徙好。」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孙坤也不好说什么。

    接下来,大明的军队远征海外,自然就可以给这些棉纺织品找到销路,钱不就出来了吗?



    循环了一圈,被裹挟的百姓得到解救,皇帝开疆扩土,军队有了军功,商品有销路,以工代赈的人们拿到了工钱改善了生活,华夏大踏步进入第一次工业变革时



    代......多完美啊。


    所以,目光要长远点。



    眼下给被自己主动灌水淹没的农田赔点钱算什么?十多万人的人命关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引吴淞江上游之水,取道刘家河入长江;又要重点凿范家浜,使之与大黄埔相接,将太湖东部河湖之水,特别是浙西来水,循黄埔江排入长江,如此一来,自然可以改善太湖下游的泄水状况,而且改变泄水格局,由从前以吴淞江为主泄道,逐步变成以黄埔江为主泄道。



    但问题在于,眼下国师的说法,可是跟预定计划不一样了!「那就要直接灌入吴淞江水道了。」


    吴淞江的下游淤塞太严重,重新疏浚工费太大,或者说,几乎不可能再用吴淞江故道了,肯定要开辟新道。



    所以国师与宋侍郎的计划,也就是既要重点开夏家浦


    孙坤勉力说道:「吴淞江水道现在本来就下游淤积的厉害,再往里灌水,这条道彻底废了不说,两岸的部分农田,恐怕也要被淹没。」


    但是对于朝廷有没有钱这件事,作为知晓内情的官员,孙坤持怀疑态度。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把粮食给前线的军队运上去,军队能早日平息白莲教民乱,就意味着早日能把数以十万计的百姓,从士绅和白莲教的先后控制中解脱出来,让他们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男子兴修水利,女子入厂纺织,如此一来,不仅江南的水患能治好大明以后能更稳定地收到更多的赋税,还可以培养第一批大规模的棉纺织业出现。

    户部的太仓银都要跑老鼠了,又要修永乐大典,又要治水赈灾,又要造宝船舰队,还得准备征安南......请问,钱从哪来?



    但跟孙坤不同,姜星火当然有这个底气。钱从哪来?当然是从手工工场里来。

    姜星火干脆道:「在上海浦周围加固两岸原有的堤坝,让大黄浦的水,往上海浦冲。



    孙坤的心猛地一揪,他这个级别的水利专业官员,自然是晓得国师与宋侍郎计划出的治水方案的,而且工部的官员们也很清晰地认知到,太湖流域江南诸府治水的关键是疏浚下游河道,也就是如何使洪水畅流入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援军 (第2/3页)


方向去泄.....可即便如此,泄出来的水,也很容易四处蔓延开来,冲毁两岸的农田,重新形成一个湖泊。」

    平乱晚一日,就要不知道多饿死多少人!



    「先把大黄浦堰塞湖炸开,让大黄浦与上海浦联结起来,给滞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