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始作俑者
王戊会意,深吸口气站出来。
他选择站皇帝这一侧,此刻只能硬着头皮顶王贲了。
赵佗吐了口气,王戊这话说到了一个点。
就是皇帝赐爵,是针对的天下黔首,中高级爵位的有爵者并不在这个范围内。
这个爵位的赐予是有上限的,虽然皇帝还没有说,但一般来讲在大夫级别就到顶了。
小的话,就到第五级大夫爵,大的话,可能宽到第九级的五大夫。
始皇帝再冲动,也不可能让全天下所有人都一起升爵。
而爵位级别够高了,只赐予低爵者一级的话,对整个体系的冲击也不算很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戊说的也有一定的逻辑和道理。
王贲是军争打仗的高手,一向喜欢动手,不喜欢动口,现在被王戊这么一顶,短时间还真找不到说的。
赵佗瞅了瞅这位白脸长须的治粟内史,他之前在推广面食的时候和王戊打过交道,觉得这人还挺上道的,没想到竟是个口才高手。
现在王戊以一敌二,将赵亥和王贲分别顶了回去,倒是赵佗有些刮目相看。
不过赵佗想到他了解的一些事情,又忍不住暗叹一声。
赐爵一级,或许短时间内问题不大,不至于真的毁掉在秦国立足百年的军功爵制度。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始皇帝保证只会赐爵这一次吗?
一旦开了这个例子,就会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无数次……
哪怕始皇帝不再广赐爵位,但他的继任者呢?
开了这个头,早晚能让整个军功爵制度彻底崩掉。
赵佗对此很肯定。
因为他后世看历史时,曾经好奇为什么军功爵制度从秦孝公变法正式定制以来,一直到曹操在建安二十年(前215)年正式将其肢解分割,存在了五百多年的时间。
但除了秦之外,写汉朝和三国的历史却没有多少涉及的,明明两汉四百年也在实行军功爵,也是二十等爵位制度啊!
后来赵佗曾粗略了解过,才知道军功爵在秦末便已趋近轻滥,不更级别的有爵者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将军功集团,正是秦国军功爵制度最大的受益阶层,他们不想这个明明运行的很好的制度出现问题,怕利益遭到损伤,自然是要站出来抗议了。
面对王贲谏言,始皇帝似乎早有预料,他平静道:“朕赐爵一级,就会毁掉整个军功拜爵制度吗?诸卿认为如何。”
秦人们为了获取爵位,上了战场,奋力拼杀,只为了斩首获爵,甚至秦军内部还出现了为抢夺人头而相互残杀的案例,可见爵位在秦国到底是有多么的重要。
如今皇帝广赐爵位,说不定会对整个爵位制度造成冲击。
说着,他扫了一眼王戊。
“太尉所言差矣,皇帝此番赐爵天下黔首,收怀万民之心,对稳定诸侯故地大有裨益。至于败坏爵制之言,不免有些危言耸听了,试问我大秦军功爵制度足有二十等,纵使赐予黔首一级爵位,最高不过大夫级,何谈能毁坏爵制?”
朝堂上再度沉默起来。
“至于消磨士卒斗志,试问士卒未经厮杀,便能得爵一级,自是欢喜无比,感恩皇帝之德,只会拼死作战,又怎会削减战意呢?”
王戊又道:“皇帝赐爵,公士升为上造者,会更加努力拼杀,去争取簪袅之爵,好让子嗣进入学室为弟子。上造升为簪袅者,又会想着去战场立功,好升到不更爵位,便可免除更役。如此种种情况,一级升一级,更高级的爵位只会激发士卒的获爵之心,太尉所谓消磨斗志之言,我倒是没有看到。”
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力陈赐爵之事的弊处,引得诸位武将连连点头。
秦军被山东六国称作虎狼之师,冠以“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的夸张修饰,这一切都是因为军功爵制度的激励作用。
第六百二十六章:始作俑者 (第1/3页)
王贲是当朝太尉,军方代言人。
那他赵佗岂不是什么都不用做,就直接升到彻侯了?
真要那么干的话,相信没多少人会反对。
包括大庶长王贲,毕竟他升一级就能直接封为伦侯了,在这种利益下,恐怕再不满,也会捏着鼻子认下来。
正因为所升爵位是有限的,所以那些底层赐爵者,就算再升上一级,头顶上依旧有十多级的爵位可以升,每升一级,都会多一级的好处。簪袅能让子弟入学室,不更可以免除更役,大夫拥有在县里做官的资格,倒不怕士卒会消磨战心。
只要你设置的级别够多,就能一直激励人往上升级!
阅读秦将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