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7章 有倭寇?找中正啊!(求订阅,求月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当了国士,还在岸上有了产业,但是种地的收入哪儿能和捕鱼相比?况且朝廷还鼓励捕鱼业(捕鱼业可以培养海员,还可以繁荣造船业),造船有补贴,腌咸鱼的食盐可以打折,还会帮着他们在沿海各城市找市场,连报纸上都宣传吃鱼的好处:老人吃鱼可以延年益寿,小孩子吃鱼可以变得聪明,男人吃鱼可以壮阳,女人吃鱼可以美颜



    所以大部分海边的“共和元老”都购买了又大又坚固的新式渔船,出海捕鱼的时候就可以跑得更快更远更安全.如果国家需要,这些渔船随时都可以改成轻型战船、运兵船,甚至可以直接用来冲滩登陆!

    可即便如此小心谨慎,郑经郑大首富今年春天以来也已经丢了十来条商船了!



    而杭州湾外海,因为靠近大明最富庶的东南沿海,距离西洋人在神洲大陆附近的根据地日本国又近,向来是重点戒备地区,几乎每一艘大型渔船,都是大明海军的耳目!



    一个看起来很精悍的汉子,从桅杆上滋溜一声滑了下来,他脖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正抗拒迁海本就是死罪,杀了也不算杀良!



    既然杀了都不算杀良,那么这些给逼得走投无路的渔民自然也要奋而反抗,有些个干脆就一边打渔一边干起了小海贼的勾当,时不时还能抱团出海和大清水师斗上一遭。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得躲着大清水师的走私船!没错,就是水师走私船.将东南沿海各省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走私出去的是他们,把粮食、铁器、火药卖给大员岛郑家的也是他们,而负责沿海缉私,每年往上面交海贼和走私贩人头的也是他们。



    可是海贼是衣食父母,走私贩是他们自己杀“父母”那是不孝,杀自己那时不忠(自杀了还怎么尽忠?),大清朝可容不得不忠不孝之臣,所以那些个在海边上苟延残喘的渔民,正好杀了报功!


    渐渐的,这些沿海渔民也就习惯了打打杀杀,和大清朝的梁子也越结越深。等到朱三太子发动“平江(苏州)暴动”之后,浙江、江苏的沿海渔民就纷纷加入了天地会——大清那么坏,反清的肯定是自己人啊!所以现在他们都成了“共和元老”,顺理成章的拿到了国士身份,还在海边上分到了田宅。


    另外,这些新式渔船上都配备了武装!加农炮不至于,不过弗朗机炮和重型火绳枪都是有的,而且还都是正儿八经的军品,是由正规的兵工厂出品!渔船上的水手还会在渔闲季节参加驻防总兵衙门组织的训练,都能熟练使用那些玩意儿。


    大明这边出海贸易的武装商船也不敢落单了,而是会结成船团,再由海军的四级战舰和炮艇护卫,才敢沿着海岸线行动。也不敢跑太远了,差不多就是南抵九龙江,北至海州湾,跑跑沿海就得了。就这样,还得有沿海各省的“武装渔船”出海把风,尽可能支撑起一张沿海戒哨网。

    这些日子以来,大明和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葡萄牙等国的关系已经破裂,虽然没有正式宣战,但差不多也处于战争状态当中了。



    杭州湾外海这边,时不时就会有打着西班牙无敌舰队旗号的外国战船过来搞事儿,琉球岛那头更是早就断了消息,传说已经被倭寇攻占了!

    如果风向不合适,一下子赶不回去也无妨,这些鸟船上都带着不少淮盐,可以及时把渔获用盐腌上——这样的好买卖,早个十来年可干不了,那时候大清朝沿海迁界,海岸线往里走20里都没有什么人烟,即便有些沿海之民逃过清军逼迁的屠刀,依旧能入海捕鱼,所获也没地方可以发卖,更别说用食盐腌咸鱼了当年的食盐多贵?普通人家炒菜都不舍得多放一些,哪里还舍得腌咸鱼?哪像现在,在尚书左丞陈永华的亲自管理下,两淮盐业在每年缴足五百万两盐税外加一百万斤火硝的前提下,还能为大明百姓提供价廉物美的食盐?沿海的渔民甚至可以得到一个相当可以的折扣价。日子那真是越来越红火了!



    那时候的沿海渔民,日子都过得极为艰难,风平浪静的时候还能有鱼吃,要是遇上连日的狂风暴雨,渔船出不了海,恐怕就得挨饿。

    第447章 有倭寇?找中正啊!(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宝山、宁波、绍兴、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绝对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阅读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