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县试(求月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考中举人,就有了普通百姓没有的自由,苏泽就可以离开南平、延平乃至福建,积累造反的力量。



    也因为本地举人都不在本地,所以黄时行这个“最有希望中举”的秀才,就成了延平府年青一代读书人的领袖。

    苏泽的考蓝是从于家书铺拿的,笔墨和砚台都检查过之后,上面没有文字或者夹缝,再加上一些食物放在一起,连同一块油布盖在考蓝上,苏泽也来到了考院前。



    周秀才是苏泽作保的廪生,在他身边聚集了一群读书人,这些都是由他作保的士子。



    苏泽拿着互结亲供单,排队接受检查,不过这种检查基本上也就是形式上的,整个南平县就这些读书人,苏泽又是如今南平县有名的读书人,很快就通过了检查。


    一阵鞭炮声响起,这叫做“三炮”,也就是考院开门的考试铃声。



    考试当天会放三次鞭炮,早上三四点,县城四门和附近的村子都会放的头炮,提醒考生做好准备。

    等到进了考院,苏泽才知道陈朝源所说的简陋,竟然简陋到了这种地步。



    比后世办公室格子间还小的考棚,只有一块木板和砖石垒起来的凳子,使用面积和蹲厕差不多。



    斑驳的墙体和镂空的顶棚,陈朝源外面下小雨里面下大雨的所言非虚。



    苏泽拿着号牌,甲六不仅仅是考试证号,也是考试位置的标记,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考棚。



    这时候苏泽才知道,为什么前任案首的考号能卖五两银子。



    因为是前任案首的考棚,应该是最近修复过的,屋顶起码是不漏雨了,墙也要比别的考棚白了很多。



    不愧是价值五两银子的雅座!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苏泽走进考棚,将木牌挂在考棚边上,等待书吏最后一次核对身份。



    分发三份答卷纸,九份草稿纸后,白知县带领手下锁上了考院大门,南平县乙卯年县试考试开始了。



    在白知县宣布考试开始后,每一个考场区域内,都有一名卫所兵举着木牌,开始在考场区域内走走停停。



    第一道《四书义》的题目就写在了这个牌子上,考棚中的考生要先将题目誊抄到稿纸上,作答完毕之后再誊抄到打格的考卷纸上。



    “不亦说乎,有朋”



    看到这道题目,苏泽就听到了考棚中此起彼伏的叹息声。



    竟然第一道四书义就是一道截搭题!



    截搭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的举人干脆效仿古之游侠,号称儒侠四处行侠仗义。



    如比方知府的小舅子,方若兰的舅父李贽,中了举人之后就四处游玩讲学,著书立传,也被人奉为上宾,到了哪里都有人赞助,就仿佛全国巡回演出的明星一样。


    所以很多人就会在这个时候四处游学,比如在有名的书院中学习。



    也有借着游学之名游山玩水的,甚至还有借着举人身份跑商的。


    这也是苏泽要考举人的原因。


    颇有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意思。


    这种篮子扎着红绳,里面放着笔墨砚台这些文具。

    黄时行被众人围住,享受这种被人追捧的感觉。



    这时候已经有考生提着考篮来到考院门口了。

    而这些不入监的考生,以举人候补官员的身份,就可以享受普通百姓没有的自由。



    真的做了进士之后,肯定要听从朝廷安排做官,再也没有这样的自由生活。

    第170章 县试(求月票) (第2/3页)


明发谕令后的嘉靖二十八年的贡试上,入监考生的比例不足三成,但是最后也都认可了这些进士的资格。

    一个时辰后会放二炮,距离考院远的考生可以出发了。



    第三炮就是考院开门的鞭炮声,苏泽和陪他送考的林显扬道别,提着考蓝进了考院。



    接下来就是入考院的搜身检查了,虽然明代科举还没有清代检查腚眼那么变态,但是士兵搜身的速度还是很慢的,和苏泽一起的都是周秀才作保的考生,他们都用警惕的目光看着其他人。


    廪生作保是十人联保的,也就说只要其中有一个人出问题,其余人都要取消考试资格。



    不过南平县的县学教谕是海瑞,南平的学风还是比较正的,倒是没有出现夹带作弊的人。

阅读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