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五章 万国来朝(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不仅详细研究了这套推理的真实性,同时还拿出了各种史料佐证进行证明。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冉魏之前,玉玺辗转脉络清晰,也没有人质疑真伪。

    甚至人们都没有关注城里的外国人不知道何时多了起来。



    此时的汴梁城中,一片兴旺发达。



    第一批橡胶树成熟之后,为大宋带来了大量的蒸汽机,从而迅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就是钢铁产量成吨地提升。



    到庆历十二年年末的时候,朝廷获得的数据就已经是年产五百万吨级别。

    自然是国内消费市场加上对外贸易。



    光日本每年出口的银矿,大宋就能打造出上百万枚银币。



    而且小额钞票也可以一直印。



    只是考虑到国内目前的生产总值,盲目印钞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朝廷一直控制着发行量。



    之后就是一系列调整。



    比如名叫交子务,实则为银行的金融体系。



    交子务最初设立并不对百姓服务,只发超大额交子给商人进行大宗贸易,并且存款不会给利息,还要收每年约4%的保管费。



    对于大商人来说,这极为便利,相比于携带大量的铜钱去交易,带上交子显然更加节省成本。



    庆历初,交子务进行改革,取消了保管费。之后陆续开始发行小额银币、纸钞,并且在这之后,就允许普通百姓往交子务存钱。



    如今交子务已经开遍全国各地,除了各大主要城市以外,各路治所,州府,乃至地方县城的业务也在逐步开放。



    下一步就是存钱给利息,回收钱币,保证金融体系完整,并且还提供放贷业务,让银行有进有出。



    在这样的体系下,大宋的经济一时间蓬勃发展。



    朝廷大肆花钱投入建设。



    汴梁的模样可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变化。



    外城就不用多说,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群结队的自行车穿梭其间,围墙工厂林立,电线纵横交错。



    街头巷尾也有茶摊,除了汴梁人本身就爱喝茶的茶文化以外,工厂附近的茶摊生意最好。



    特别是凉茶,厂子里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下工后来一碗凉腾腾的凉茶,消暑解渴,最为舒坦。



    商业街更是各种服饰、商品琳琅满目,每天都人山人海。



    居民区一到夏日的时候周边各大院外坐在躺椅凉床上,拿着蒲扇歇凉的百姓不知道多少。



    就着城外路灯那点点浑黄的灯光,老人孩子们能从傍晚在外聊天玩耍持续到晚上月亮爬起来,九、十点钟才去睡觉。



    不过如今是冬季,最近汴梁虽未下雪,气温却下降得厉害。



    白天城外各河流码头上的工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有些干劲上来,觉得身上太热,竟干脆脱下棉衣,只穿着长衫干活,亦是气喘吁吁。



    每到下午的时候,各个学校的叮当声音响起来,穿着各色校服的学生陆陆续续走出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脸。



    而城内也不是完全没有变化。



    朝廷总算是要开始正式搞房地产,拿出大笔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各家报社纷纷报道。



    特别是对赵骏提出的冉魏换玉玺给东晋的理论进行了详细补充说明。


    翌日。



    传国玉玺出现的消息便迅速成为汴梁所有的报纸头条。


    不得不说,现在的各家报社都是人才。


    结果到了冉魏之后,传到了东晋手里,玉玺上面的字就变了模样,被东晋的学术人员质疑为伪造的假玺。


    在这样大面积报道之下,传国玉玺的事情很快成为了汴梁头版头条,茶摊酒肆之间议论纷纷。

    并且北魏那一枚玉玺就是从邺城获得,而恰好冉魏都城是邺城,被前燕围城而亡。



    所以冉魏为了防止被东晋骗走玉玺,拿一块假的给东晋濮阳太守戴施,真玉玺则藏在了邺城一座寺庙泥塑像当中也合情合理。

    “从秦末到唐末,细说传国玉玺的前世今生。”



    “经诸位大学士鉴定,近日发现于洛阳的传国玉玺为真。”

    第四百九十五章 万国来朝(1) (第1/3页)


    “震惊,失踪百年的传国玉玺竟被发现于洛阳。”

    而当时全世界其它国家加起来一年产量恐怕都没有十万吨钢铁。



    如此庞大的钢铁产量,不仅造就了大量钢铁加工厂,同时也让许多建筑公司蕴育而生。



    水泥厂和砖厂也是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工厂一多,势必就吸引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朝廷就必须要开始大撒币。


    把钱砸下去,钢铁厂、水泥厂、砖厂就有订单,有订单就能养活工人,工人就能出去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阅读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