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刀鱼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野生刀鱼,一斤就能卖到8000元的高价,而养殖的刀鱼一般只能卖到400元一斤,价格相差了20倍。



    在我们的普遍饮食观念中,“养殖鱼不如野生鱼”似乎已成为共识,说起野生鱼的优点,大家一定都能罗列一二。

    而反观养殖的刀鱼,全程在人工池塘中生长,缺少长江活水的滋润、高强度的迁徙运动,肉质上也略逊一筹。



    张耀华颔首。



    “那倒是,毕竟现在XJ都开始养海鲜了。”


    现在国内在养殖和种植方面,真的太卷了。



    全世界有名的东西,只要有价值,中国人总会想办法去搞出来。

    毕竟前期投入可能会比较高,要模拟海洋环境,将一些盐碱盆地改造成一个“小内海”。



    此外,海鲜最怕就是运输。



    XJ地广人稀,有些地方交通还不是太好,距离市场有点远。这样搞出来的海鲜,恐怕有点贵呀!



    “还好吧!他去养海虾的。当然,我也不知道那算不算海虾。”



    张耀华:“怎么说?”



    “因为他是用淡水养的。”



    啊?



    还有这事?



    张耀华虽然对海鲜了解,但用淡水养殖海鲜,他也头一回听说。



    “所以我不敢说那是真正的海虾,感觉性质都变了。”



    他朋友告诉他,那是海虾淡养。



    “海虾淡养”指的是把海虾放在淡水里养殖,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让海虾适应当地的淡水环境。



    据说,第一步的关键是淡化池。



    那是一个独立的池子,要把这个池子里的水调成接近海水的水环境。虾苗引进来之后,第一时间放在这个池子里进行养殖。



    第二步就是加水淡化,从虾苗入池第二天开始,每天定时定量往淡化池里加入本地的淡水,逐渐把池里水的盐度降下来,让虾苗适应本地的环境。



    最后就是换池子,经过七天到十天每天加淡水,让淡化池中的水环境和大塘里的水环境相似以后,就可以把虾苗放进大塘里养殖了。



    只能说,在内陆养殖海鲜,真的需要点技术的,不能瞎搞。



    “我还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耀华意外:“刀鱼也有养殖的了吗?”



    “有呀!只要有经济价值,以我们的尿性,通常都会想办法人工养殖和种植。澳龙、金枪鱼这些海鲜都能养殖,就更别说河鱼了。”朱伟光笑道。


    朱伟光告诉张耀华,“海刀”不洄游,外形、口感不尽人意;“湖刀”中有一部分经历了洄游,风味差强人意,质量参差不齐;最好的“江刀”所对应的洄游程度也最高,风味绝佳,外形上亦发生变化,其鱼背呈淡黄色,鱼体结实,体质健壮,鳞片也比较厚。



    “当然了,还得注意是不是养殖的。”


    不过,目前养殖的刀鱼也并不是很多。


    一来,野生鱼食用生物饵料长大,是天然、有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二来,野生鱼肉质鲜嫩,而且数量相对稀少,自然就备受市场追捧。


    野生的江刀拥有完整的洄游过程,洄游距离长达上千公里,其风味在洄游过程中才能得到最佳体现。

    养殖鱼则完全不同,人们一般将其和“高密度饲养”、“土腥味重”、“生长周期短”、“生活环境差”等特点联系起来,其品质略逊于野生鱼。



    其实,也不难理解。

    “湖刀”则是不洄游或部分洄游,并定居在鄱阳湖、洞庭湖乃至太湖的个体,“海刀”专指基本不洄游、不入江,在近海就地产卵的刀鲚。



    就经济价值而言,“江刀”最高,“湖刀”次之,“海刀”最低。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刀鱼 (第2/3页)


”是指每年2~3月份由海入江,并在长江干支流产卵繁殖的群体,一般认为是“真刀鱼”。

    有些东西,自己中国人听了都感觉不可思议。



    四*川鱼子酱、甘*肃南美对虾、重*庆淡水澳龙、山*西大闸蟹、魔都崇明藏红花等等,而且规模还相当大,超乎大家的想象。



    朱伟光哈哈一笑:“我朋友就跑去那边搞海鲜养殖。”


    “怎么样?有赚头吗?”



    虽然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也让人激动,但感觉利润不会很高。

阅读赶海:我能看到提示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