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七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五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遵庆振奋拜谢。



    六部之首,谁不心动?

    李瑄又向裴遵庆说一下其他吏治事宜后,才让裴遵庆退下。



    接下来,李瑄叫来崔光远,以献长安有功,提拔他为工部尚书,让他负责进行拆迁五杨、安禄山、杨玉环、李林甫等诸宦官的府邸。用拆下的石块、木材,兴建民宅、工坊。



    李瑄又将科举的权力,还给礼部,他准备提拔未归京的赵奉章为礼部尚书。


    赵奉章公正,不会弄出徇私舞弊的事情。



    李瑄将刘宴从陇右召回,任中书侍郎,将杨绾召会,任黄门侍郎。

    李瑄召高适和岑参为兵部侍郎,辅佐封常清。



    杜琎和萧华为礼部侍郎。



    刘眺为户部侍郎。



    召王昌龄为工部侍郎。



    王玙和上官青为刑部侍郎。



    召张镐为吏部侍郎。



    完成六部的根基,再提拔一些李瑄认为有能力,品德良好的旧属为郎中、员外郎。



    同时,李瑄让岳父裴泛为大理寺卿,判刑事。



    令李峘为司农卿,负责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



    令吕堙为太府卿,负责国家的财政和物资官吏。



    令兄长李霅为宗正卿,负责皇室事务和宗庙。



    他让颜真卿主持安西、北庭政务,兼任鸿胪卿。



    令亲信刘单,兼任卫尉卿。



    以姜度为太常卿。



    以兄长李季卿为太仆卿。



    九寺之中,除大理寺、太府、卫尉、司农、鸿胪以外,其他大都是为皇室服务,在皇帝无实权的情况下,没什么份量,所以李瑄让他能力不太突出的兄长担任。



    五监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军器监,李瑄提拔李华、李栖筠、李琚、魏少游、王维等人,其中王维为国子监。



    他要不愿意担任,李瑄会任命王维为秘书监,继续半隐半官。



    至于御史大夫的位置,李瑄暂时不设,他以颜杲卿为御史中丞,主持御史台事,提拔英俊,监察百官。



    以六部尚书、侍郎为例子,都兼任天策府官职。



    天策府长史为从三品,李瑄准备让李岘兼任。



    另一个从三品的官职为天策府司马,李瑄以心仪的李泌兼任。



    其他府从事中郎、军谘祭酒、主簿、诸曹参军事等,也由亲信官吏兼任。



    完全形成以李瑄为核心的整治框架,将一些不听命的老臣调到闲职、不重要的职务上,如诸寺少卿等,要么直接使其罢官养老。



    攘外必先安内,他要向西征战,必须政事稳固。



    他现在屁股还未坐稳,最担心的是他出征的时候,一帮老臣在后背捣乱,还权李隆基。



    这种事情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



    在这种情况下,李瑄只能相信亲信。



    哪怕离开长安,也会让罗兴率领一万天策卫留下,以防宵小之徒。



    但李瑄任命官吏的事情,在赵奉章、杜琎、颜杲卿回来之前,不会向长安公布。



    当然,李瑄也留下一些侍郎的高官,为内心矛盾,还未投靠他的大臣准备,有的大臣才干不俗,李瑄颇为欣赏。



    一直到深夜,李瑄才离开太极宫,前往秦王府。



    原本的天水王府,已改为秦王府。



    他没有选择更大的宅院,能容纳数百人的秦王府对李瑄足矣。



    整个道政坊都因为秦王府蓬荜生辉。



    同时,戒备也更森严。



    秦王府周围的几座府邸,都被李瑄买下,作为天策卫士卒的居住地,拱卫秦王府。



    翌日。



    天还未亮,长安城各坊市张贴告示,敲锣打鼓,声势浩大。



    无数百姓汇集而来。



    “小相公封秦王了,还担任尚书令,兼天策上将,天下兵马大元帅。”



    西市,一名识字的商贩向周围说道。



    “我只听过中书令,没听说过尚书令,那是宰相吗?”



    旁边一名百姓疑惑。百姓更喜欢李瑄当宰相。



    “告示上说中书令已经从右相改回来,不再为宰相,尚书令才是第一宰相。”



    又有文人回答道。



    只有懂得政治的文人,才明白这几个官职的份量。



    长安真要变天了!



    “七郎再次拜相,国家有救了!”



    但百姓可不管这些,他们皆手舞足蹈,迅速将这个消息传给亲朋好友。



    王公贵族在昨天就已得到这则消息,他们内心不忿,又不得不接受。



    谁都明白,李瑄新主长安,会杀鸡儆猴。精明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第一个跳出来。



    这一日,整个长安都陷入欢喜鼓舞中。



    秦王李世民是从老人口中听来的故事,那是太宗皇帝,传闻他英明神武,文治武功。



    也只有他担任过天策上将。



    李瑄继任秦王、天策上将,使百姓不再担心东面的叛军出潼关。



    短时间内,他们改称李瑄为秦王,相信在秦王的治理下,家中会有余粮,即便发生蝗虫、暴雨等灾害,也会心有希望。



    当天辰时,又一则告示张贴在长安坊市。



    杨国忠、虢国夫人、韩国夫人、杨琦、杨铦等人在西市午时三刻斩首。



    这则消息再次沸腾,无数百姓放下手头事情,向西市涌。



    以至于前往西市的道路人满为患。



    从太极宫通往西市的道路,有天策卫把守,除了押送犯人到刑场的囚车以外,还要保证李瑄通行。



    在太真观中的杨玉环也从一名买菜回来的女道士口中惊闻此噩耗。



    仅仅到长安两天,她的姐姐就要被处斩。



    “不该让你们出蜀来长安……”



    即便知道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罪有应得,但杨玉环依旧心如刀绞。



    她认为这也有她的责任,正是因为她思念姐姐,李隆基才将三位姐姐从蜀地接入长安,使她们走上一条不归路。



    还有她的兄长,虽是堂兄,但他们的父亲将她抚养长大,她愧对逝去叔父。



    她不明白她们为什么会走到这种地步。



    “娘子可向秦王求情,他或许会看在您曾经帮他的份上,饶恕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等人。”



    见杨玉环瘫坐在太真观桃树下梨花带雨地哭泣,随她一起入太真观的贴身侍女向杨玉环说道。



    她将李瑄封为秦王、天策上将、尚书令的消息告知杨玉环。



    权利在握的李瑄只要一句话,就能免除杨氏一族死罪。



    “杨氏祸乱天下,在十年前他们就骂我是红颜祸水,有什么颜面向秦王求情!”



    杨玉环止不住地抽泣。



    她知道自己求情没有任何意义,李瑄虽不是铁石心肠,但信念坚定,绝对不会因为她请求而动摇绝心。



    夺取权力这种事情,她一个女子微不足道。



    她无法出太真观,不知有没有人为她兄长姐姐收敛尸体。



    曾经杨氏提拔的人,一定避之不及。



    最终,杨玉环将她仅有的首饰拿出,由侍女在东市变卖,请人为杨氏众人收尸,在城外买墓地立碑。



    完后,杨玉环跪在主殿的蒲团上祈福。



    她以前不信道教,这一刻她希望罪恶能通过祈祷得到救赎。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侍女变卖首饰以后,本想雇人,但百姓一听是为杨国忠和杨氏收尸,没有人愿意。



    如果没有人收尸,只能由官兵运到城外郊野掩埋,不刻墓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战斗结束,世人或许会发现军中不再有节度使、兵马使、军使。



    使职差遣不是不能有,但不可以病态的发展,直至失控。


    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李瑄不会再设节度使。



    在战争中,李瑄会完成军制变革。


    “下官拜谢秦王!”


    贤臣也会有欲望,名垂青史是名臣的动力。


    “具体的吏治改革,卿也要尽快拟定。”

    不要去骂名臣清高,道德也是人的一种约束。



    在开元天宝年间,吏部尚书往往是首席宰相兼任,现在官制虽改,但吏部尚书已经半只脚跨入宰相的门槛。

    还使职于职事官,是大势所趋。



    当然,军队方面李瑄还没有动。

    第三百八十七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五杨 (第2/3页)


的位置交给他。

    中书令和侍中暂不设,以中书侍郎暂管中书省,以黄门侍郎暂管门下省。



    当初效忠李瑄的杨慎矜、杨璹等大臣已经在天宝年间病逝。



    在权力未稳的时候,李瑄只会任命听从他的人为公卿大臣。


    户部尚书的位置,李瑄准备交给韦见素。



    兵部尚书为封常清。

阅读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