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六章 先拿宗室开刀,罗马帝国来使,献礼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脱离“门荫入仕”,还会为官的,多是自己争气。



    如李瑄的四兄李季卿,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明经及第。宗室进士及第也不在少数。

    百姓成为佃户,无数奴婢为他们耕种。



    “诸卿,朕巡视关中,发觉关中虽为京畿之地,但缺少田地的百姓依旧众多,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我等齐心协力欲使百姓丰衣足食,为佃农可非长久之计。”



    在宫殿上,李瑄听取宰相汇报日常事务后,问出这个问题。


    这句话让文武百官一个头两个大。



    小小的京兆府,有户籍人口一百九十五万。

    显然不可能!



    “朕无解对之法,才来征求众卿的意见。在长安附近如此,是朕的耻辱;社稷之主,也属实可笑。”



    李瑄自叹一声,满是忧虑。



    关中平原有地,只有没有百姓的耕地。



    在岁月的流逝中,不少百姓因各种各样的方法,失去土地。



    这是一种阶级矛盾。



    既得利益群体,本能地去忽略这种目光。



    朝堂上不少大臣都认为将自己的耕地,交给无地的佃户,是为施舍。又不是让他们成为农奴。



    但“佃户”这个词已经说明了一切。



    长此以往,百姓会对大唐有归属感吗?



    有人揭竿而起,无地少地的佃户,一定是跟随者。



    “启奏陛下,当前关中地区,遍地佃农,是因自开元后期以来朝廷对关中的管理稍有松弛,以至于增加众多籍外之田。当立即收走籍外之田,重分无地百姓,缓和矛盾。”



    正所谓君忧臣辱,见皇帝忧愁百姓生计,宰相卢奂向李瑄启奏道。



    他两袖清风,无置家业,对这种事情双手赞成。



    他相信至尊的英明,不怕去得罪人。



    “仅籍外之田,还是不够啊……”



    李瑄微微摇头。



    那天他与宰相商议过,宰相皆知他要除贱为良。



    他所要的,可不只是籍外之田。



    “启奏陛下,臣族中有良田十顷,愿意舍弃,分给百姓,只叹杯水车薪。”



    这时,事先与李瑄通过气的刘晏起身拱手道。



    “卿有此心,朕甚慰之。然诸卿为国操劳,还要养家糊口,并不容易,不能如此。”



    “籍外之田,为不当来源,不具合法性。朕认为得永业田宗室数以百计,分得关中良田何止万顷?然许多宗室子弟留恋于烟花柳巷,在长安赌坊之中挥金如土。朕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敢去增加后宫妃嫔,他们一无是处,却浪费民脂民膏。朕不想用蠹虫去形容,但没有更好去解释了。如果要削,也是去削弱宗室的永业田。”



    有刘晏作为引子后,李瑄将心中的计划向文武大臣全盘托出。



    大唐建国以来,宗室可太多了。毕竟连李渊的堂兄弟都算。



    偌大的宗室,出一些废物也是不可避免的。



    就如李瑄的五兄李琅,浪子回头前,也差不多一无是处。



    文武大臣也终于明白李瑄的意思,不仅要没收籍外之田,还要向宗室的永业田动刀。



    这会触动宗室的大利益。



    但李瑄小宗代大宗都干了。现最大的宗室是睿宗皇帝的后代,和李瑄基本是不可化解的矛盾。



    而李隆基的儿孙、重孙加起来过百。



    有大臣猜测,至尊是否是在搞李隆基的儿子,是以其他宗室殃及池鱼。



    事实上,李瑄没那么小心眼,他就是要搞整个宗室。



    一个亲王,一万亩地。



    亲王的儿子五千亩。



    随着新帝登基,新的亲王会不断诞生。



    即便能在推恩令中收回一些土地,但对关中的损害越来越大。



    在大臣中,宗室除了他的亲兄弟,就只有他的亲信李岘、李纾、李勉、李廙等人。



    李瑄又没有去削文武百官的俸禄和赐田,不关他们的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大臣站出来劝李瑄收回成命。



    “臣身为宗室宰相,认为陛下圣言合理。国家疲惫之际,他们坐享其成,已是天恩。若再占着大量土地,于国于民皆不利。”



    李岘带头向李瑄说道。



    曾经李隆基过天长节的时候,文武百官在天下搜罗宝物,力图献上最好,但李岘只献出一匹彩锻。



    宗室的风气不对。



    他已经看出,李瑄不按套路出牌,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只为创造盛世。



    但李瑄牢牢抓住三样东西,就能握住天下。



    一是军权,二是民心,三是四夷胡酋的敬畏。



    李岘不明白李瑄所言的“螺旋上升”为何物,但他愿意跟随李瑄去完成。



    对李瑄来说,完不成历史的跨越,不过是被清算后人。



    如果完成,他就是神话!



    “好!立刻拟定诏书,由右仆射主导对宗室田产的彻查。不论是谁,胆敢抗拒,先绳之以法,再由刑部、大理寺审判。朕以身作则,朕的儿女将名下永业田只留一成。”



    李瑄将此件大事交给李岘统筹。



    从收田,到分田,相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瑄准备与文武百官商讨,削除宗室的赐田事宜。



    大唐的宗室,一般都是出了五服,就各谋生路。


    解放农奴,才是摊丁入亩的基础。



    五月十日,朝会,太极殿。


    也有一些离宗室离皇帝三四辈就落魄。因为其父辈的爵位,被嫡长子继承,次子则会败落。


    大唐的亲王虽不再食邑,但永业田有一万亩。另外,郡王和嗣王有永业田五千亩。国公有永业田四千亩。


    更别说他们私底下的土地兼并。

    永业,则是世代耕种,身死不还的田地。



    李隆基的儿子公主那么多,他的孙子、重孙都有不少,拥有长安城外无尽的永业田。

    关中的锦衣卫是控制最牢固的地区,还有凤翔都督府,承担以往中央军的职责。



    李瑄让京兆尹张巡做好准备,等严庄带人到河南河北后,立刻宣布除贱为良,要求豪强大族不要抵抗,接受审查。

    第四百二十六章 先拿宗室开刀,罗马帝国来使,献礼 (第1/3页)


    关中之行,不仅震慑地方大族势力,也使李瑄对关中民生有一些了解。

    按理说向北拓荒和向西移民是好选择。



    但这些佃农不是没有地种。



    一旦移民或者拓荒,王公贵族的土地就会荒下来。


    就像是站在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谁家没有良田千亩?



    难道他们的家人会去种地吗?

阅读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