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章:大者修身事天
康熙二十五年春,李光地疏乞终养,请假一年,临走前,康熙特意召见李光地,谈论历算,特别是关于西方天文学,这是康熙和李光地讨论西洋科学的首次记载:
又问:历法日月交蚀、五星留逆、凌犯,古人推得多错,其原安在?奏曰:历法不能不差,……即今历极精,然稍久亦当必差,所以要随时修正。上曰:古人七政各为度数,所以难于推算。今西洋人打几个团圈,大底三百六十,小底亦是三百六十,就能推算盈缩,这是他一点好处。……
己康熙二十八年,上南巡。……予随驾至南京,果见孝感日中而入,上屏退左右,与语至黄昏始出。上问孝感:李某学问何如?曰:一字不识,皆剽窃他人议论乱说,总是一味欺诈。上曰:闻得他晓得天文历法。曰:一些不知,皇上试问他天上的星,一个也不认得。孝感才出,上便卒然上观星台。……既登,予与京江相攀步上,气喘欲绝。上颜色赤红,怒气问予云:你识得星?予奏曰:不晓得,不过书本上的历法剿袭几句,也不知到深处,至星象全不认得。上指参星问云:这是甚么星?答以参星。
上云:汝说不认得,如何又认得参星?奏云:经星能有几个,人人都晓得,至于天上星极多,别底实在不认得。上又曰:那是老人星?予说:据书本上说,老人星见,天下太平。上云:甚么相干,都是胡说,老人星在南,北京自然看不见,到这里自然看得见,若再到你们闽广,连南极星也看见,老人星那一日不在天上,如何说见则太平。……上问淡人:李某学问如何?曰:不相与,不知。
在中国古代,老人星的出现,被视为仁寿之征,故李光地奏称老人星见,天下太平,想借此讨好康熙,而事实适得其反,遭到了康熙的责备。
这段君臣对话表示康熙对李光地已抱有戒心,康熙想从他人口中探听李光地的为人,而熊赐履当时正因母丧在南京守制,故向熊氏打听。熊赐履可算是李光地的座师,而竟在康熙皇帝面前中伤李光地,说明师徒之间已交恶极深。李光地和熊赐履之间的恩怨,亦有记载,称:孝感气概亦笼罩人,似不可遽窥其底里,后频造求见,每往必有徐健庵,及见时又不说及学问,及问所疑,又不答所问。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熊赐履的不满。从中还可看出熊赐履和徐乾学关系非常密切。而徐乾学因向李光地递交陈梦雷的绝交书,很可能引起李光地的不快,俩人也可能为此积怨。
康熙南巡时,适逢天主堂远西天学士法国耶稣会士洪若翰、意大利耶稣会士毕嘉在南京。洪若翰是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作为路易十四的国王数学家被派遣到中国,来华前即以擅长观测享誉法国,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到达北京后,曾受到康熙之接见,对洪若翰的成就,康熙已有所耳闻。在南京时,毕嘉和洪若翰还向康熙进献方物、测量仪器。
连没有参加考试的梅文鼎,也大约在康熙二十八年到北京之后,拟作长篇璇玑玉衡赋,充分体现了其渊博的天文学知识,此赋被争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此赋对推动历算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参加博学鸿词科的学者无人精通历算,可以想见,这次答卷很难令康熙满意。康熙崇尚朱子,又对历算颇为重视。清初理学名臣精研性理,好治经学,而于历数亦多通晓。究其原因,和康熙之提倡有重要关系。
但这种良好的气氛,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发生了观星台事件,这件事说起来有些可笑,事件的主角名叫李光地的科学家,此人是福建人,康熙九年中进士,同年选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十一年授翰林院编修,十四年后任掌院学士。
说起来,清朝也有机会发展西方科学的,在南怀仁还向康熙介绍和其他科学知识不久,随着清朝国内稳定后。
京师学术活动极为频繁。康熙十七年年,召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在太和殿御试璇玑玉衡赋和省耕诗。康熙设立博学鸿词科,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数十名学者,让汉人编修史书,以拉拢箝制汉族文人。璇玑玉衡赋竟然是试题之一,颇耐人寻味。璇玑、玉衡通常被看作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仪器,这使人联想到,康熙之目的可能是想借此考察汉人的科学修养,这与他的科学兴趣不无关系。此赋影响很大,当时入选的鸿儒,多把此赋收入自己的文集中。
又八年后,提督顺天学政,此后授直隶巡抚,任礼部尚书,升文渊阁大学士,名声显赫一时。他曾陷入官场之争,虽为官时有升降,但他能投康熙皇帝之所好,致力于学术研究,凡、音韵及朱子之学,皆有所好,曾奉旨编纂、、诸书,提倡朱学,甚为得力。清初学术门户之争颇烈,如何在朱、王学说之间作出选择,以迎合时势之需,争论相当激烈。李光地在当时复杂的背景之下,实能揣摩康熙之心理,故深得康熙赏识,以至于康熙有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之叹。
上又问:西洋历法果好么?奏曰:其法先行甚精密,臣所取者其言理几处明白晓畅,自汉以来历家所未发者。看来西洋人学甚荒唐,而谭历却精实切当,此乃本朝历数在躬受命之符也。皇上戡平祸乱,功德巍巍,臣不敢赞。即制度文为有两事,足跨前古。上问:何事?奏曰:历法其一也。又满州十二字头尽合古韵,得天地之元声,亦从来所未及。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康熙二十八年,李光地扈从康熙南巡,二月二十七日在南京,为观测天象,康熙在一班大臣的护拥下到达观星台,李光地也得以随侍。李光地曾生动地记载了康熙在观星台的活动:
李光地为政之余,除研习朱子外,还对历算颇有爱好,与康熙的问对很有关系。康熙三十年年,梅文鼎到达北京,不久李光地就把他聘入馆中,以梅文鼎为师,网罗爱好历算的学生,形成了清初研究历算的集体,为康熙时代蒙养斋开馆、的编纂培养了一批人才。他为什么对天文历算抱以如此大的热情,个中缘由,值得深思。让我们先考察李光地和梅文鼎在康熙三十年前后的一些活动。
1670年李光地考中进士,后经清初理学名臣熊赐履的推荐,得到重用。此后李光地升任掌院学士,这是通向大学士的重要职位。但是到了康熙二十八年五月,李光地却受到康熙批评,被调为通政使司通政使,实权有所下降。为弄清李光地降职之经过,有必要回顾在此前后康熙和李光地的一些活动。令人颇感兴趣的是,李光地的调职,与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南巡时在南京观星台的活动有一定关系。
在中有这样的记载:“上曰:‘此书内文辞甚悖谬不通’。明珠等奏曰:‘其所云人之知识记忆皆系于头脑等语,于理实为舛谬。’上曰:‘部复本不必发还南怀仁,所撰书著发还。’”
就这样,这套西方科技译著的丛书,就因为康熙的不待见,没有被刊刻,不仅没有刊刻,而且也没有能完整保存下来,只剩下残本,而残本中一大部分都是崇祯元年明代李之藻和耶酥会士傅泛际开始合作翻译的。说起来写的那些御用的文人们,留下这段记录,本来是想作为康熙如何英明睿智的证据,现在却反成了康熙愚昧的记录,这一点不仅他们想不到,就是康熙只怕也想不到。
1202章:大者修身事天 (第2/3页)
保存发扬流传,总不是太难的事情吧。然而他,却真的是热脸贴了冷屁股,碰了一个大钉子!被人称赞千古一帝的康熙,在这件事后,却没起到好作用,他也确实呢看了或者说翻了这部书,然后怎么样呢?他就把书很轻松地发还给了南怀仁!
此次南巡,康熙所到之处,屡次召见传教士。据记载,康熙在到观星台观测星象之前,已经派侍卫赵昌向洪若翰、毕嘉打听能否在南京见到老人星,他们就有关天文问题作了解答。云:
二月廿五日,由丹阳陆路至江宁。……廿七日,……侍卫赵又奉旨来堂问:南极老人星,江宁可能见否?出广东地平几度?江宁几度?等语,毕、洪一一讲述。侍卫赵即飞马复旨矣。毕、洪因匆遽回答,恐难以详悉,至晚戌初时分,观看天象,验老人星出入地平度数,详察明白,另具一册,于二十八日早送入行宫。
^^^^^^
以上记载说明,康熙对老人星确切位置所知不多,故有询于洪若翰等人。也提及康熙观测老人星之事,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