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790章:真金不怕红炉火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妻子的死,忆起她的贤德和“温静明淑”的天资,他极为悲痛:“岂谓遽丧吾贤妻哉?”严氏死时,他身在北京,闻讣,“遂买石刻铭寓,归俾稷以葬。铭曰:‘卜之吉,筑之密,维伉俪,居以匹,尚其有待,偕此玄室’。”也许因这份愧疚之意,加上少年丧父使得他对子女的慈爱上要多了几分溺爱,长子杨稷在性子上颇有自己年轻的影子,妻子临死时时的嘱托,在感情上难免要疼爱几分。却不想养成了他无法无天的性子。如今能期盼的只希望王振所说的一切的都是假的,可这一切又怎么可能呢?以王振的为人没有足够的证据,又怎么会在金銮殿上拿自己的儿子说事呢?



    这头心头忐忑,那头小皇帝已开始审了,虽说平日里没做过这等事儿,但一来这事儿倒也新鲜,二来有王振在一旁指导,小皇帝也不慌乱

    入朝第二年,他就把严氏接到了京城同住。过了十年,大概是在永乐八年,严氏觉得京城居不易,有劝他辞官返回家乡之意。她借为公婆修葺墓园为由,欲回老家居住,那会儿他备受朝廷重用,自是不愿意就此断送了这来之不易的前程,没有答应,严氏倒也没说什么,带着孩子一同回去。



    严氏返乡之后,“买园庐于城东清溪之上,躬勤家业,而树畜为务。”一个人操持家业,严氏很能干。


    小皇帝被这几句话一番赞扬,一张小脸兴奋的通红,一个劲儿的催促王振快些召唤证人上殿,他好亲自询问。



    自看到小皇帝一脸兴奋,全然落入了王振的圈套里,一股不安的预感就从他心底升起,他有心想说点什么,可涉及自己的儿子,平日能言善辩的他竟什么话儿也说不出来,他此时脑海里想的竟是他死去的妻子,他少年丧父,艰苦的生活除了让他努力赚钱赡养老母亲之外,再也没多余的财物去为自己考虑,所以他一直到了三十四岁尚未娶亲,为此母亲没少唠叨,也没少张罗,可贫寒之家又有几个女子愿意嫁过来跟着受苦呢,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世间也只有这么一段,凭什么就落在他的头上呢?这种让人无奈的日子,到他三十五岁那年才算有了些改变,先是经人撮合他同本地望族严氏二十三岁的女儿严琇成婚。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落魄苦闷了半辈子的他在婚后不久,时来运转,被朝廷召进翰林院参与编纂,从此走上了做官的道路。


    分居了六年,因为他患病,且久治不愈,严氏带着孩子来京城照料他,一家人在一起过了四年,之后严氏又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四年之后的洪熙元年,严氏因病不治在老家去世,终年48岁。严氏于永乐中被封为“宜人”,洪熙元年封为“夫人”,获封后仅三个月就去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皇帝动容道:“王先生言之有理,朕当效仿宋太祖给天下官儿做个榜样,杨稷一事朕今日要亲自审理。”



    “此乃天下之福,江西之福。”王振恭恭敬敬的道。

    2790章:真金不怕红炉火 (第2/3页)


老将虽感有失尊贵,但他与农夫同于登闻鼓排队击鼓倒也有趣。杨稷一案发给三司会审奴婢倒也没觉得不妥,只是这事儿颇有不便之处,倘若我朝官员当真如宋代公平公正,一心为百姓,奴婢自是可以这么做,可事实上咱们的官儿做得最多的便是畏惧,杨稷的恶劣行状,所在府县及巡察官员早已耳闻,只是投鼠忌器,不便下手,所以杨大人才爱子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偶听人提起,也不相信儿子会犯下如此大罪。照说,既然怀疑此事真假,就应该派人或责成当地官员进行追查,可他却只是写信给儿子,说有人言及你在乡间胡作非为,望你检点自己,如果真的如此,就不要再犯了,奴婢说句大胆的话,倘若那些官儿学的是宋太祖的风范,杨大人又岂会让自己的儿子犯下杀人的大罪呢?“

阅读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