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节 口衔诗书,手持斧钺(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历史的教训,是无比深刻的。



    且不说他所知的后世历史,单单是宗周的教训,便已足够深刻——宗周倾覆后,那些差点掀翻诸夏文明的夷狄部族,总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那将军为何还……”隽不疑不是很理解。



    “明公恐怕不知,吾在居延、河湟所行胡人之政的细节吧?”张越笑着道。



    隽不疑楞了楞,这个他倒是没有仔细去关注,只是在民间走走看看,关注点也一直在百姓军民身上。


    至于胡人?



    作为一个大汉君子,士大夫中的翘楚,他是看见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自己身上沾染上腥膻之味。

    他们在这汉家之土,必是从生到死,都得为其主人劳作不休。



    却哪知,张越乃是穿越者。



    他所知的不仅仅有中国历史的教训,还有米帝的教训!



    尤其是米帝在黑奴问题上的教训,让他深思、警惕!



    也让他震撼、害怕。



    以米帝之无耻,尚且栽在了黑奴问题上,并落下了无数把柄,有了挥之不去的梦魇。



    以诸夏之洁癖,一旦胡奴泛滥成灾,未来恐怕难以甩掉。



    况且,废奴是大势所趋。



    更是公羊学的核心主张!



    且公羊学者所主张和推崇的不仅仅是废以汉人为奴,夷狄亦然!



    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是儒家的信仰和核心。



    所以,综合考虑,张越就打了一个擦边球。



    “明公有所不知,如今,无论是居延,还是河湟,所有胡人,在理论上皆非奴婢……”张越笑着解释起来:“其等皆为居延、护羌校尉等官署与之签下雇佣契约之工人也……”



    “此契共为五年,诸胡人按照契约,承担官署所分配之工,五年期满,由官署给付一笔工钱,然后遣返原籍,使其安家立业!”



    “此君子之行也,乃拯亡救溺之举!”



    张越嘴上,真的是说的冠冕堂皇,正义凛然,不知道还以为在这里说话的乃是一位心怀天下,欲要泽被苍生的圣人!



    但,隽不疑听着,却只觉毛骨悚然,恐怖无比!



    因他明白,比起为奴为婢,这位鹰杨将军推出的政策,更加可怖。



    内郡的地主豪强,蓄奴之人,若是来到居延,学到这些政策回去推行起来,怕是要早就无穷罪孽!



    至于原因?



    很简单!



    一个人能有多少个五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秋的历史,就是一部尊王攘夷的历史。



    张越听着,微笑的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儒法并修的官员,隽不疑对张越在居延的政策,是怀有深深的担忧的。



    毕竟,读过历史的都知道,与夷狄谋不亚于与虎谋皮!


    当然,他也明白隽不疑的担忧!


    他们肯定是有来源途径的,而最佳的途径,莫过于宗周战争的俘虏。


    “您的担忧,自是有道理的……”张越想了想,答道:“《公羊》之言,更是至理之说……”

    在宗周强势时,这些人肯定是奴隶,是被欺压、被剥削的群体。



    然而一旦情况有变,这些曾经温顺的群体,立刻就会张开獠牙,狠狠的撕咬他们曾经的主人。

    “自古夷夏有别,《公羊》曰: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不与夷狄之获中国!诚哉斯言!将军却在居延,大量引入胡人夷狄,其与中国杂之,千百年后,居延之人中国乎?夷狄乎?”



    “其望将军明鉴之!”说着隽不疑就深深一拜。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节 口衔诗书,手持斧钺(4) (第2/3页)


 “且不言将军所用之策,本商君之法,单单就是胡人奴婢一政,下官就有些为将军捏汗啊……”

    “不瞒明公,吾早已对明公所担忧之事,做了预防……”张越笑着道:“无论居延、河湟,仰或者河西任意一地之胡人,除胡姬之外,若欲落为汉人,须经考核,以试其能!”



    “必有能通中国文字,知礼仪进退者,或能擅工匠之事,有益天下之才,方能录入户籍,编户齐民……”



    “而余者,则在服役期满后,将被遣返原籍……”


    “遣返?”隽不疑楞了:“此话怎么说?”



    在他看来,居延的胡人奴婢,不是统统都是终身制的奴婢吗?

阅读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