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不放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其中,最最紧俏引人瞩目的,自是少之又少的一二十个京官员阙花落谁家。即便都是尚书省各部主事,中书门下最低品的官员,乃至于寺监的微末小官,可终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此外就是赤县和京县的县令以及佐官。尽管有些得了官职的幸运儿名字陌生得很,可是在交头接耳的议论打听过后,这个幸运儿的一应官职履历几乎都能被人完完全全打听出来。不止是这些看榜的选人,三省六部诸寺监,不知道多少在职官员也在打听铨选的结果。
而到了第三日,退官陈情就犹如雪片一般飞入了尚书省吏部。其中,大多数都是注拟的官职位于西南邻近吐蕃和六诏之地,以及岭南道,或是江南西道偏远处的。当然,也有少数注拟官职不算偏远,可仍旧不死心想要碰碰运气,看看能否获得更好员阙的选人。当然,得了好缺的选人是绝对不会提出退官陈情的,因此退官后的第二次注拟,大多数的情况只是在很坏以及更坏的情况下进行二选一的抉择,故而到了第三次注拟时,杜士仪甚至在自己的直房里睡了个大懒觉。
没看宇文融自己也顾不上任用他们?员阙有限,更重要的是,上位者的精力也有限,关注度也有限,不放在身边却放在下面,这怎么可能
第一日注拟完毕,众人也就各归各的官署,毕竟,每个人都不只要管吏部这一摊子,白天耽误的事情,晚上还要用自己的时间来补齐,比如杜士仪和张九龄就不得不熬夜把手头的制书都赶完,这才能够安安稳稳睡个觉。而次日一大清早,注拟的榜文贴到了吏部南院之际,前来看榜的选人们即便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果,可对比榜文看别人所派何官,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原因很简单,尽管他分到的岭南道员阙是最多的,但他的记性
所以,第一轮的三天注拟之中,杜士仪第一次接触到了宇文融列出名单上的那四个人,就发现四人除却一人明经之外,其他三人分属三传、明法和史科,但所学又不止本身科目,而且,这不得志的四个人身上还有相同的一点。
除却还曾经被宇文融重用过的赵康年之外,其余三人全都没碰到过好上司,长年在低品佐官上兢兢业业,到头来得到的考评大多都是中中,进阶无门,求员阙又没有那个门路,倘若不是宇文融奉旨检括天下田户的时候,发现了他们身上那一丁点的闪光点,甚至特意注明了出来,这种只有一技之长,根本不显眼的人才,是不会有出头机会的。
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不放手 (第1/3页)
比起后世只以进士一科论英雄,在大唐建国最初这百年来,科举原本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进士明经之外,尚有遴选法吏的明法科,遴选精擅算法数字的明算科,还有史科、秀才科、三传科、术数科……看似五花八门,可这么多年下来,进士明经成为了大多数士人出身的最佳途径,其余科目早已为之式微了。就连当年屡屡造就众多出名法吏的明法科,现如今也是应者寥寥,而且就算得了出身,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真正成为法吏。
阅读盛唐风月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