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锦上添花
而王志远,最关键的特点是出手大方,好交朋友,本来张青云和他也没有太多的话题,但王志远很热情,对自己又好,有什么事用到他的时候,只要张青云开口,王志远几乎有求必应,这让张青云心里很感激他。
有三件事情张青云对他特别感激。张青云和郑丽丽结婚时,王志远打的是六百元的大封包。有儿子张方圆时,王志远又打了个九百元的大封包,这在当时是不少的一笔钱了,几乎相当于张青云一个月的工资收入了。张青云知道,王志远家里有钱,老爸是做建筑工程的,但谁的钱都不是那么好挣的。王志远既然这样做,说明他看得起自己。人家还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科员,而自己是个小教师,地位比着人家差多了。
张青云说:“我看这一辈子要想出息难了,咱一没人,二没钱,谁会用我啊?只能承别人一辈子的人情了!”
老爹听了叹了一口气说:“也难说,命运这东西,谁也说不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我相信你儿子,就你这材料,比他范红堂一点也不差,决不会一直埋没下去的。”
谁料想还真是被老爹言中了,自己时来运转,做了大官的秘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年,张青云看书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人这一辈子,不可以迷官,不可以迷钱,因为这些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太多了也没有什么用。但可以迷书,陶冶性情;可以迷色,享受异性的愉悦,只要不过分,这些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其它的,就顺其自然吧!
看看快到十二点了,该提醒王天成下班吃饭了,这时候电话又响了,张青云拿起来一接,是王志远的。
人啊,到了那个时候,谁也超脱不了,谁不想风光了更风光,进步了更进步?野心、贪婪,有时候也是好事情,正是人类的永不满足,才导致了人类的一天天进步。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上学时张青云没少听老师们这样罗嗦,如今进了官场,才知道这当官比学习还紧张,更没有退路,你一退就什么也不是了,还不如从来就没有当过,那样至少没有大的心理落差,让人心里还好受些。最可怕的是风光惯了,威风惯了,一夜之间就什么都没了,心理承受不了,接受不了现实的残酷,一气就生病了,身体常年积压的病痛瞬时间全爆发了,很快就向马克思报到去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了。
这些人都是典型的官迷,官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离了这个,他们就活不下去,他们就觉得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张青云觉得,这也是一种病态心理,是生活长期贫乏、无情趣的必然结果。
王志远对张青云一直比较客气、尊敬,这么些年来,两人关系处得很不错,是张青云在省城里最亲近的老乡了。其他的老乡同学什么的,张青云和他们也没有过多来往,他觉得俗气,没意思,不生不熟的,也没有太多的语言,见了面随便聊几句,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就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去了。
最让张青云感动的一次是,有一次老父亲到省里医院做检查,排队排了几天都没有轮上,老父亲都等急了,没办法张青云打了王志远的电话,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吃完饭,王志远又开车把张青云和他老爹送回了党校的住处。回到家里,张青云听老爹对自己说:“儿子啊,这个人值得交,人家对咱可不赖,你可得对人家好点,以后出息了别忘了人家。”
王志远二话不说,开上自己的那辆刚买的小汽车,拉着张青云的父亲到省医院跑了一上午,找了个熟悉的医生,终于检查完了,中午张青云无论如何要请他吃顿饭,王志远推辞不掉,只好答应了,但到了结账的时候,张青云发现,王志远趁上厕所的机会,早已经把账结过了。
张青云不好意思,硬塞给王志远两百块钱,王志远脸一变说:“咋了,兄弟,看不起你老哥啊?我是真心看得起你这个兄弟,你要是看得起我,就把钱给我收起来,从此不要和我提钱的事。什么你的我的,我们既然是兄弟,就不要讲那么多!来,喝酒喝酒!”
而再上一级,当了副省级干部,就完全不一样了,你这才成了真正的高干,大领导,生老病死,都有人管,有人问。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声,到哪里视察都有人陪同,想度假就去度假,想看病了有专门的医生,住着统一分配的别墅,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就是退休了,老干部局还给你配着秘书、司机、管理员,享受着该享受的待遇,那多惬意,多威风。
张青云想,要是自己到了范红堂这样的年龄,这样的级别,也不会甘心,也会放手一博,争取再上一个台阶。
第24章 锦上添花 (第2/3页)
十年的怨恨、不满都会使出来,你就会成为丧家之犬,狼狈不堪。
阅读省府大院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