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王万岁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历史记载,夏姬三次成为王后、七次嫁给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抢了他侄子的皇位之后,当年就通知了朝鲜,而朝鲜王也默契地派人索要新的印玺,请求朱棣对他们的认可,也就是说朝鲜作为大明从属国承认了朱棣的正统地位。真实的朱元璋,长得肯定跟常人没有太大区别,之所以弄成鞋拔子脸,最早还是明朝人的意思,跟清朝没有多大关系;而且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不认为鞋拔子脸是丑化,反而觉得那是美化。

    第一次见朱元璋的时候,刘伯温仔细端详,只见此人“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颊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



    大意是说,朱元璋长相奇特,但总的来说,五官跟常人没有多大区别。



    只可惜,这段描写是出自文学作品,不是刘伯温自己的手笔。


    迄今为止,对朱元璋长相描述最贴切、最真实的,应该是明朝大臣张瀚的《松窗梦语》。



    张瀚是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名臣,他虽然没有见过朱元璋本人,却在武英殿见过朱元璋的画像。

    换言之,朱元璋长得非常英俊、相貌堂堂;但是他老人家也是肉眼凡胎,跟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大差别。



    那么,朱元璋怎样变成奇丑无比,相貌吓人的鞋拔子脸模样的,真是清朝统治者故意抹黑他,以达到让老百姓对明朝产生厌恶感的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清朝没有必要丑化朱元璋



    在常人看来,明朝是被清朝取代的,当时中原百姓很怀念前朝,纷纷造反,清朝为了稳定统治,肯定要丑化明朝,包括开国皇帝朱元璋。



    其实那是人们的错觉,历史事实不是这样的。



    新建立的朝代都把前朝当做中华正统,并不会小心眼进行丑化,比如朱元璋就把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当做正统。



    朱元璋对元朝的评价是:“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



    意思是说,蒙古人统治中原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仁政,还有天命。



    同样的道理,清朝统治者也没有必要丑化明朝皇帝,那样显得自己格局太小,太小肚鸡肠,反而让老百姓产生逆反心理。



    而且明朝灭亡后的《明史》虽然是清朝官员撰写的,但是这些人都是汉人,主笔冯铨、李建泰、范文程这三个汉人官员曾经是明朝大臣。



    尤其是李建泰,曾经深受皇帝重用;关键时刻,崇祯命他“代朕亲征”,顺治二年编写《明史》五年还配合汉人反清起义被杀。



    《明史》前后编纂60年,黄宗羲的儿子、顾炎武的外甥也都参与其中,他们的父亲也是正直的思想家。



    这些人很多当了汉奸,投靠了清朝,但多数人心里对明朝还是有感情的,不会抹黑朱元璋。



    也许你会说,清廷刚入关的时候不得人心,为了巩固统治、稳定人心,他们就要丑化朱元璋的形象,把自己推翻明朝说成是正当的。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必要丑化朱元璋,抹黑崇祯一个人,说他是昏君暴君就足够了。



    事实上,清朝统治者不但没有抹黑朱元璋,还把朱元璋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高大。



    我们不妨看看清朝时编纂的《明史》,对朱元璋的描写是:“帝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



    对他的评价是:“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明史•太祖本纪》



    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非但没有丑化朱元璋,反而大赞老朱,把他夸得一朵花似的,为他歌功颂德。



    那么,清朝官方关于朱元璋长相又是如何描述的?



    《明史.太祖本纪》描述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奇骨贯顶”,说白了就是鞋拔子脸;但是这不是贬义,是恭维。



    后面的“志意廓然,人莫能测”,翻译成现代话就是长得帅呆了,一看就是大英雄,志向也非常远大,谁都不能跟人家比。



    那么明朝官方文件中,朱元璋长得什么样?



    明朝史官描述自己皇帝形象,当然同样伟大。



    明朝编写的史书《明太祖实录》中,也说朱元璋长得跟普通人不一样“状貌奇伟”、“异常人”,一看就是天子范儿。



    知识分子眼中的朱元璋:



    “耆儒李习、陶安等率父老 出城迎上,安见上状貌,谓习等日:‘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



    郭子兴眼中的朱元璋:



    “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



    这些都是史官借助别人的嘴夸奖朱元璋,说他长得气宇轩昂,一看就不是凡人。



    编写官员对朱元璋相貌的描述:



    “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明太祖实录》



    这足以说明,鞋拔子脸是明朝官方给自己皇帝刻画的形象,不是清朝统治者给故意歪曲的。



    受此影响,民间的演义中,朱元璋的形象也非同寻常,非常骇人。



    比如:辅骨插鬓、奇骨贯顶、龙形虬髯(鞋拔子脸),左脸有十二黑子(黑痣)……等等。



    这时候的朱元璋变成了一个怪物,不像人样。



    那么,明朝为什么要将自己的皇帝如此刻画,是赞美还是妖魔化?当然是前者。



    在封建社会,当皇帝的人都要美化、神话自己,说自己受命于天,是真龙天子。



    既然如此,出生肯定不能跟别人一样,生的时候惊天动地。



    比如刘邦出生的时候,其父看到一个大神骑在其母身上交配,然后生下刘邦。



    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动静也不小,先是其母梦见了一个道人,给了她一个白色药丸让她服下,然后一道亮光闪现。



    不久朱元璋出生,当时满屋红光。



    “母太后陈氏,生四子, 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常梦-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 -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视 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 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朱元璋父亲),口尚有香气。明日,上(朱元璋)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明太祖实录》



    除了出生时要闹出大动静,长相也不能和常人一样。



    比如刘备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孙权是”碧睛紫髯“;司马懿则“鹰眼狼顾”。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相貌也必须超凡脱俗。



    永乐十一年九月十八日(1413年),朱棣命人在明孝陵修建《神功圣德碑》,将朱元璋刻画成非凡形象。



    “龙髯长郁, 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神功圣德碑》



    “奇骨隐起至顶”的意思是,颅骨非常长,跟一般人不同,这不就是鞋拔子脸吗?



    朱棣这样刻画父亲的目的,就是给天下百姓一个心理暗示:朱元璋相貌奇特,按照传统的相术原理,这就是妥妥的君王相。



    既然如此,朱家王朝的权力就是老天授予的,皇位你们谁也别争,争也白争;要接受事实,老老实实服从统治。



    明代永乐年间著名相士袁忠在自己的著作《古今识鉴》一书中说:“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朱元璋正好符合了相术上“贵不可言”的要素,为他受命于天提供了依据。



    《明太祖实录》还暗示,朱元璋小时候长得没有什么特别,是后来才知长成这个样子的。



    吴元年(1366年),朱元璋38岁的时候,“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明太祖实录》卷二八。



    大意是说,朱元璋在38岁那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有人把一块玉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醒来之后脖子上方就有骨头隆起。



    而两年之后,朱元璋正式称帝,国号大明。



    这就为朱元璋称帝提供了法理依据,披上神秘面纱。



    在明朝官方的影响下,老百姓才对其长相进行了想象、加工,最后变成鞋拔子脸、满脸黑痣的样。



    如此一来,朱元璋的本来面目反而被人遗忘,而张瀚在武英殿内所见的朱元璋真实画像凭空消失。



    朱棣说是建文帝朱允炆一把火给烧了,也有人说是朱棣自己烧了。是为他给朱元璋塑造“鞋拔子”像打基础;总之,朱元璋真实画像失传。



    无论是“鞋拔子脸”还是“满脸落花”都不是污点,更不是抹黑,都是帝王相,都是大明的骄傲。



    明朝实行的是朝贡贸易,朝鲜的贡品就是土特产,高丽参,海豹皮啥的,当然,还有宫女甚至太监。



    这个不奇怪,元朝时候就有这个先例了,元顺帝的皇后就是高丽贡女奇承娘,而奇承娘的心腹太监就是也是高丽人,叫朴(piáo)不花。



    朱棣驾崩的时候,大概还是耿耿于怀自己得位的正统性,所以遗诏一切遵从祖制。所谓祖制,往上数,他承认的就是一个祖,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照搬明太祖朱元璋下葬时的做法。



    恰恰是朱元璋,恢复了自秦汉以来基本看不到记载的古老野蛮的制度:殉葬。



    《万历野获编》记载有四十几个嫔妃殉葬。



    至于为什么殉葬这个盛行于商周,没落于春秋战国的制度为什么突然被朱元璋又拾起来,那就真的不得而知了。朱棣也没打算弄懂他老子的心思。



    他只要“深肖”父皇就够了。



    于是,我们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世宗卷中就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这样一个场景:



    朱棣驾崩之后,嫔妃殉葬的有三十多人。到了往生的日子,在正室吃最后一顿饭。吃完饭后,把三十几位嫔妃请到了专门的“升堂”,嫔妃们一看到了最后的时刻,立刻哭声震天。主要是升堂内的布置,非常恐怖。放着几十张木头小床,让嫔妃们站在上面,从房梁上垂下绳子,让嫔妃们把头伸进去,接着就把小木床拿走,殉葬的嫔妃们“皆雉经而死”。



    韩丽妃站上小木床时,回头看着跟着自己进宫的保姆金黑大哭:娘,我去了!娘,我去了!



    还没等韩丽妃把话说完,一边的宦官就把小木床拿走了,韩丽妃和另一名朝鲜嫔妃崔氏声断气绝。



    关于这件事,最后一句话记载的是:



    诸死者之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嫁给夏御叔十二年后,正值壮年的夏御叔因病而亡,有人就说他是死于夏姬的“采补之术”。从此之后,夏姬开启了她那放荡妖淫的生活。



    她先后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陈国的国君陈灵公更是被她迷得七荤八素,不理政事,竟荒唐地召孔宁和仪行父两名臣子一同前往会见夏姬,四人抱成一团,举办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连床大会。最后夏姬的儿子夏徵舒不堪屈辱,将陈灵公杀死在马厩中。


    第一名,夏姬。



    夏姬是春秋时期郑穆公的女儿,郑国的公主。后来嫁给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因此被称为夏姬。她被人称为“一代妖姬”,集骊姬、息妫之美貌和妲己、褒姒之狐媚于一身的绝世美女。


    楚国借此讨伐夏徵舒而灭掉陈国,夏姬被楚国掳走,在楚国贵族圈中流转,并引发了一连串历史事件。


    首先,朱元璋的长相没有那么夸张。


    刘伯温眼里的朱元璋长得什么样?

    真实的朱元璋,长得什么模样?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45岁就投靠朱元璋,成为其智囊,一直到64岁去世,追随其15年,他对朱元璋的相貌描述是比较权威的。

    好景不长,隋末政局动荡,杨广暴政被杀后,萧氏开启了她的悲惨人生。先是宇文化及将其纳为淑妃,不久又成了窦建德的宠妾,随后被突厥人虏获,先后嫁给了突厥王父子二人。



    贞观四年之后,李世民击败了突厥,萧氏也被迎回了中原,李世民对其礼遇有加,封为昭容,安置在后宫。萧氏死后,李世民以皇后之礼让其与杨广合葬扬州。

    吾王万岁 (第2/3页)


王妃,婚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杨广即位后,萧氏也被册封为皇后。

    武英殿在皇宫之中,是明朝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



    张瀚在书中,对朱元璋长相的描述是这样的:



    “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正像)。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髯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松窗梦语》。


    朱元璋的主要相貌特征是“面如满月”,即仪表堂堂,比较英俊,但是跟常人没有多大差别。



    目前,这也是唯一关于朱元璋长相的客观描述,比较靠谱。

阅读家有美妻好种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