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王万岁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殉葬的数量上看,貌似规模缩小了,只有五位嫔妃殉葬。可能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这五位嫔妃莫非是愿意尽忠的?



    很遗憾,真的不是。

    大体是仁宗非常宠爱郭氏,这就让张皇后不太痛快。张皇后有一次过生日,请郭氏过去饮宴。仁宗陪着郭氏去了。您想,张皇后心里那份不痛快就不用说了。



    所以,当郭氏向张皇后敬酒祝寿时,张皇后竟然就没喝这杯酒。把郭氏弄得下不了台。仁宗一看急了,拿起张皇后的酒杯,一口闷了。



    仁宗倒是痛快了,郭氏和张皇后这仇可就结大了。很快仁宗驾崩,也不知道是张皇后的逼迫,还是郭氏忧惧不已,就自尽殉葬了。


    即使是这种说法,那也不能说郭氏是心甘情愿殉葬。



    而殉葬的五位妃嫔之一,谭顺妃,就更说明问题了。

    因为,宣德皇帝朱瞻基驾崩时,也有十位妃嫔殉葬。



    十个这个数字应该是可靠的,因为输了土木堡之变的明英宗,为数不多的贡献之一,就是那本详实的《英宗实录》。十个这个数字,就是《英宗实录》记载的,其中,殉葬妃子的姓氏,谥号啥的记载的一清二楚。



    给宣德帝朱瞻基殉葬的十位妃嫔如果不愿死,还有仁宗的张皇后活着呢,她会做这个主的。



    如果说,明初的皇室是这个殉葬制度坚定的维护者,还有“遵守祖制”这个遮羞布的话,那么作为殉葬妃子的家人,应该算是逼迫妃子们殉葬的帮凶。



    清代诗人,乾隆七年进士程嗣章有一首明宫词是这么写的:



    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泽常忧雨露偏。



    龙驭上宾初进爵,可怜女户尽朝天。



    龙驭上宾,就是皇上驾崩,殉葬的女子,就是朝天女,而女子的家属统称为朝天女户。皇帝一死,女儿殉葬,家人进爵!



    这首诗说的就是建文帝当朝的时候,给朱元璋殉葬的那一批妃子的家属,被晋封为锦衣卫百户或千户,明制,锦衣卫百户是正六品,千户是正五品,这辈子基本衣食无忧了。



    尤其是给朱元璋殉葬的这一批宫人的家属,受封在建文朝,到了朱棣的时候,按说算建文旧臣,没啥好结果。但是朱棣大笔一挥,区别对待,调去守孝陵了。



    虽然这辈子,包括子孙都没法再干别的事了,但是终大明一朝,也算稳如那啥了。



    有这样的例子放着,那些被选做殉葬宫人的家属,虽然本来也无法抗拒,但是,内心是否真的抗拒,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这种野蛮的制度,最终是终结于明英宗朱祁镇之手。



    前面咱们说了,明英宗朱祁镇干的好事不多,一个是《英宗实录》资料宝贵,另一个就是遗诏终结殉葬制度了。



    而且,这不是虚伪,也不是假仁慈。



    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



    他怕别人误会他假仁慈而执意给他找殉葬的妃子,还加了一句:



    此言俱要遵行,毋违!



    我想,这也可能是英宗历经磨难导致的,也可能是亲手勾选给郕王,也就是景泰帝殉葬的唐氏等嫔妃的名字时,给他的心灵造成了促动。



    从明太祖到郕王赔上了近百位宫人的殉葬制度,终于在明英宗手里终结了。



    当然,也有种说法,明英宗是受了周王朱有炖殉葬事件的影响导致的。



    这里不得不说朱元璋倡导的殉葬制度,给各地的藩王们带来的影响。诸王的王妃们,在诸王去世之后,也只好殉葬,这个,数量可就更多了。



    当朱有炖病重的时候,要求节俭办丧事,明英宗同意了。等朱有炖意思,他就下旨给朱有炖的弟弟朱有爝,告诉他不要搞殉葬了,那些年轻的家里父母健在的宫人,可以让她们投靠父母。可惜,圣旨到的晚了,朱有炖的七位妃嫔因为都没有生育子女,都让朱有爝给殉葬哥哥了。



    更严重的是带坏了民间的风气。寡妇选择殉夫竟然变成了节烈的表现。你不愿意?自有亡夫的族人来逼着你殉葬。



    我们从明朝殉葬制度的兴起,终结,和恶劣的影响,就很明白的可以看出,殉葬制度,就是皇权的野蛮衍生物。古今中外,殉葬大多数是伴随王权而生,而灭。



    也算是对“最是无情帝王家”的另一种诠释吧!



    武王伐纣之后,将朝歌交给了殷人——纣王之子武庚管理,但为了防止殷人叛乱,于是在其周围安排了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史称“三监”。周武王去世后,长子姬诵继位,之后三监与武庚结盟造反,史称“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



    根据史书记载,三监造反的原因在于周公摄政代行王事,由于周公旦是武王四弟,管叔是三弟,按照兄终弟及的排序,应该是管叔摄政才对,于是管叔内心不满,认为周公旦篡改了周武王的遗命,从而散布流言“公(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姬诵)”来污蔑周公旦,最终演变为与武庚结盟武力造反。



    但三监是姬周王族,灭商建周的既得利益者,真的会因为周公摄政而与武庚结盟造反吗?其实,史书还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答案,与周朝第二位帝王有关,只是隐藏得太深了。



    周武王去世时,长子姬诵年纪还小,史书没有记载武王如何安排托孤大臣的。不久之后,周公旦就以成王年幼与“恐诸侯叛周”为由摄政,一个人垄断了朝廷大权。



    按照正常逻辑,周武王安排的托孤大臣不可能只有一个,而是应该安排几个,让彼此互相牵制,由此来稳固周成王的统治地位,这是古代的帝王权术,比如刘备去世时的托孤大臣也不是诸葛亮一人。



    但事实上,周公成为“摄政”的过程非常顺利,“周初四圣”之三的姜子牙、召公奭、太史佚等似乎都没有反对。如果当时托孤大臣有多个,那么他们为何不反对周公旦大权独揽,是心甘情愿地将权力交给周公,还是其中存在特别的隐情?其实,并不是姜子牙等人甘做绿叶,眼睁睁地看着周公攫取大权,而是当时周公已经称王。



    关于周公称王,尽管儒家坚决不予承认,但史书上的种种迹象表明,周公还是称王了,不信请看以下三段历史记载。



    首先,《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三监之乱后,周公立即亲征,九弟康叔参与平叛。平定叛乱后论功行赏,康叔就被改封在了商都朝歌一带,建立了卫国,于是他就被称为“卫康叔”,《康诰》讲述的是卫康叔的事迹。



    周成王是卫康叔的侄子,周公旦是卫康叔的四哥,因此“王”说“朕其弟”,其中的“王”显然就不可能是周成王,只能是周公旦。



    “孟侯”的意思是诸侯之长,诸侯之中的老大,那么排行第九的卫康叔为何能被称为“孟侯”?周公旦有兄弟19人,当时伯邑考、周武王已经去世,老三管叔、老五蔡叔、老八霍叔造反,因此卫康叔之前只有四哥周公旦、六哥曹叔、七哥郕叔。曹叔与郕叔没有参与平叛,注定成不了“孟侯”,但周公排行老四,在平定叛乱中功劳最大,因此鲁国理应称为“孟侯”才对。可见,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周公已经称王,所以不将周公与鲁国计算在内,于是卫康叔才成为“孟侯”。



    其次,《尚书·金縢》记载:“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



    周武王去世后,“三监”散布流言说周公可能对年幼的成王不利,于是周公旦向姜子牙、召公奭解释:如果“我之弗辟”,将没办法向先王解释。



    问题在于,其中的“辟”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中说“辟,法也”,意思就为“如果我不惩罚三监”,但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意思是“君主”,意思就是“如果我不称王”。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对姬诵)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如果“辟”为“法”之意的话,这句话就说不通,但如果是“君主”之意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将恢复你的君主身份”。



    第三,《荀子·儒效》记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



    荀子说得非常清楚,即因为担忧诸侯反叛,于是周公旦把周成王藏匿了起来,然后自己继承了周武王的王位。之后,周公旦心安理得地履行天子之职,处理各种天子政务。



    通过上述记载来看,周公的确已经称王,但如果周公称王的话,为何除了三监之外没有重臣反对?尤其是姜子牙,他是周成王姬诵的外公,女儿邑姜是周武王正妃,因此周公称王对他利益损害最大。事实上,周公不是篡夺称王,而是合法性的继承王位,是西周第二位帝王,所以姜子牙等人才没有反对。



    《逸周书·度邑》记载:周武王对周公旦说:“乃今我兄弟相后.......”叔旦恐,泣涕其手。



    武王克殷之后,由于殷商残余势力仍很强大,天下局势非常复杂,因此让周武王夜不能寐。周武王病重后,考虑到姬诵难以处理复杂且险峻的局面,为了姬周江山考虑,于是对周公说“兄弟相后”,也就是兄终弟及,传王位于周公。对此,周公旦“恐”,然后“泣涕其手”。



    搞清楚周公旦称王的事实,就更能明白管叔等人为何要与武庚结盟造反了。



    管叔排行老三,周公旦排行老四,按照兄终弟及的排序,怎么也应该轮到管叔,而不是周公旦。但周武王跳过管叔,直接传位周公旦,给管叔的伤害性与侮辱性都很大。



    如果周公旦只是摄政,管叔还可以拉拢政治盟友,通过政治斗争的方式让周公旦下台,但周公旦称王后,管叔几乎就没有机会染指王位了,而想要实现政治野心,唯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行,因此才会孤注一掷的与武庚结盟造反。



    最后,在七年之后,周公为何又传位姬诵?



    笔者认为,周公旦的身份比较尴尬,他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死时三哥管叔在世,因此论兄终弟及的话,应该轮到管叔继位而不是他;同时,周初政治形势比较复杂,内部可能存在管叔派系、周公旦派系、姜子牙派系、召公奭派系等,彼此对抗又合作,说到底周公旦称王缺少足够的政治支持。在这一形势下,周公继位之初可能就表态“暂代王位,之后传位姬诵”,最终或是因为道德高尚主动让位,或是因为政治斗争被迫让位。



    由于西周江山又传到姬诵手上,而周公旦的确功勋卓著,因此史家在书写这一段历史时,为了正面描述周公旦,于是就用“摄政”来说明周公称王才有的权力,却又含糊地盖过了周公称王的事实。尤其儒家正统地位确立之后,因为周公是儒家体系中的人臣之极限、人臣之楷模,没有污点的千古圣人,所以儒家自然不接受“周公称王”这一“污点”,于是秦汉之后史书对周公称王几乎只字不提,也坚决的否认。

    确实,明仁宗在位的时间太短了。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登基,登基之后,赦免了建文旧臣,停止了朱棣时期那些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与民休息。确实称得上是仁,可是,洪熙元年五月,明仁宗就驾崩了。


    明仁宗庙号仁宗,但是他维护殉葬制度的决心确实没看到“仁”字在哪里。



    也可能是,来不及了?


    遗诏,也是遵从祖制。


    其中的恭肃贵妃郭氏殉葬的最为蹊跷。要知道,即使是按照所谓的祖制,只要是生了孩子的嫔妃,就可以不用殉葬,而郭氏给明仁宗生了朱瞻垲(kǎi),朱瞻垍(jì),朱瞻埏(yá


    祝枝山那本不太靠谱的《野记》,提供了一种说法。

    )三个皇子,却仍然殉葬。



    按说有儿子就有活命的念想,并且,郭氏可是正儿八经的勋贵世家出身,她可是当初跟着明太祖朱元璋身经百战的营国公郭英的孙女,要说郭氏是自愿殉葬,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

    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下了命令勾选了人名还不够,还要亲自“辞诀”,这是辞诀吗?我看不如叫“监斩”吧!



    这段记载应该比较可靠。那个韩丽妃的保姆,金黑,没有死。在仁宗朝的时候,被封为恭人,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没有被皇帝临幸过的朝鲜宫人,被放回朝鲜,金黑由此得以回国。

    吾王万岁 (第3/3页)


升堂也,仁宗亲入辞诀。

    这位谭顺妃,父亲是浙江道御史谭福。在永乐二十一年的时候,被当时还是太子的朱高炽纳为妾室。等到洪熙元年,被封为昭容,还没举行册封仪式呢,仁宗就驾崩了。



    结果,谭顺妃也没生孩子,也不是勋旧之女,顺理成章成了殉葬的五位妃嫔之一。虽然没有记载谭顺妃的生年,但是朱高炽是不可能纳一个二十大几的女孩子为妾室的。



    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可以嫁人了,这样推算下来,谭顺妃,殉葬时只不过是十五六岁的一个小女孩,放到现在初中还没毕业呢。就要与父母天人永隔,永远进入那个黑漆漆的皇帝陵寝。


    说她自愿殉葬,那就更不能让人信服了。



    如果她们不愿死,那么除了《野记》中所说的张皇后的因素,继位的明宣德帝朱瞻基,也会成为殉葬制度坚定的维护者而去逼迫那五位明仁宗的嫔妃殉葬。

阅读家有美妻好种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