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元璋忍痛割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史集》, 又名《集史》,是14世纪初由伊利汗国宰相奉伊利汗合赞和合儿班答之命,主持编撰的一部世界通史著作,历时十年编纂而成。这部著作记录14世纪初以前蒙古族史的极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根据《史集》的记载,当时蒙古人对于家庭财产的分配是采取这样的方式:



    蒙古自古的风俗,(首领)在期生时,遣其诸长子居于外,分予财产、牲畜属众;其作则尽属幼子。

    (至元十年三月)丙寅,帝御广寒殿,遣摄太尉、同知枢密院事伯颜授皇太子真金玉册金宝。



    但是晚年的忽必烈对儒教的坚持比之早年大大下降,至元二十二年十二月皇太子真金去世,忽必烈在犹豫许久之后于至元三十年六月“以皇太子宝授皇孙铁穆耳,总兵北边。”这里的铁穆耳是真金太子的第三子(幼子),可见一定程度上忽必烈还是恢复了“幼子守灶”的传统。



    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话题回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创建明朝的时候疆域还只有区区江南一隅,很多朝廷的规章制度都在摸石头过河的阶段,难免继承了很多蒙元时代的习俗。而这一点在本文的主角朱橚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明太祖实录卷九》:辛丑年七月丁巳日(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皇第五子生(注:指朱橚),孝慈皇后出也。

    如果说封号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亲王们的封国。在洪武三年,全国尚未完全统一,王保保还在北疆虎视眈眈,四川还在明夏政权的手上,云南还在元朝所封梁王的统治之下。当时朱元璋考虑分封的时候,就是希望各位皇子长大后可以“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因此给与他们封国都在当时大明帝国的边境线上。



    于是秦王封国在陕西西安,晋王封国在山西太原,燕王封国在北平(原来的元朝京城大都)。这三位亲王,驻扎在帝国北疆防线的第一线。齐王封国山东青州,鲁王封国在山东兖州。赵王封国未载,但以燕赵之地来推算,基本处于现在的河北河南交界所在。这三位亲王,承担的是帝国北疆第二道防线的责任。同时由于当时辽东还在蒙古人的手上,齐王和鲁王还有海防的重任。楚王封国在武昌,潭王封国在长沙,他们直面的就是盘踞四川的明夏政权。



    话题转到本文主角朱橚,在兄弟们今后都将承担起边境重任的时候,这位吴王的封国却在杭州!吴王是老朱称帝前的封号,杭州是大宋王朝的行在,朱橚这是要逆天啊。从我们对“幼子守灶”的分析来看,朱橚无论是封号还是封国,都有着明显“幼子守灶”的性质。



    孝慈高皇后马氏



    随着大明帝国立国越来越稳固,制度礼仪日渐正规,朝臣们对于吴王朱橚无论是封号还是封国,都认为与儒家精神相悖。于是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第二次大封诸王的时候,老朱对此做出了调整。那么在看朱橚之前,我们先来看这一次又封了哪些亲王,他们的封国又在哪里。



    洪武十一年一共新封了五位亲王,分别是皇第十一子椿封蜀王,封国四川成都。当时四川已经平定,需要亲王坐镇。皇第十二子朱柏封湘王,封国荆州。当时湖广一带洞蛮横行,屡为叛乱,同样需要亲王坐镇。皇第十三子朱桂先封豫王,后改代王,封国山西大同。大同是明代有名的九边重镇,北部防线关键节点。皇第十四子朱楧先封汉王,后改肃王,封国甘州。甘州是帝国西北最边境的所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皇第十五子朱植先封卫王,后改辽王,封国辽东广宁。辽东是帝国东北最边境所在,生存环境同样恶劣。



    从上来看,新封的五位亲王仍然承担着巨大的军事责任。那么吴王朱橚改封什么呢?说来更气人,朱元璋可能觉得既然大臣们认为吴王不能再封给皇子,那就封朱橚为周王。要知道朱元璋儿子的封号,基本都跟春秋战国时代各诸王国对得上。而周天子,则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吴王不可,那就封周王,名号依然尊贵。而封地则是河南开封,即北宋的都城汴梁。王府则沿用宋朝皇宫旧址,十四年就籓开封,即宋故宫地为府。



    新封的皇子们封国都在边境,周王朱橚却舒服地待在中原腹地开封,王府还是原来的宋朝皇宫。如果说他不是马皇后最小的儿子,又如何解释这一切的特殊性呢?



    当然除了《南京太常寺志》,《明太祖实录》中记录的洪武七年九月发生的事,一向被认为朱橚是庶子的铁证。《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三》记载:



    (洪武七年九月)庚寅,贵妃孙氏薨。命吴王橚服慈母服,斩衰三年,以主丧事。



    而《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的记载是:



    帝以妃无子,命周王橚行慈母服三年,东宫、诸王皆期。



    斩衰(cuī)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一般是子为母而服。所以明史又说敕儒臣作《孝慈录》。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可能是本人才疏学浅,真没看出来这里说的庶子和朱橚有什么关系。朱橚之所以为孙贵妃服三年,是因为首先孙贵妃无子,其次朱元璋对她特别宠爱。



    成穆贵妃孙氏…及即位,册封贵妃,位众妃上。



    所以朱元璋才让自己最小的嫡子为孙贵妃行慈母服三年,不然他儿子那么多,何必指定朱橚呢?而且这件事之后就立下规矩,庶子为自己的生母,也可以服三年。



    从以上分析来看,笔者认为周王朱橚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嫡子而非庶子的可能性是最高的。如果各位读者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私信。



    搜索

    而康熙八岁丧父、九岁丧母,与孝庄太皇太后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周旋于辅臣之间,受制于鳌拜之手,也可谓步步惊心。后来康熙励精图治,十六岁亲政,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阻击沙俄,可谓是成就万世基业。



    康熙晚年回顾自己一生,与朱元璋有不少相似之处,甚至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康熙就是以朱元璋为师、为友,朱元璋可谓他人生当中的一座灯塔,指引了他前进甚至超越的方向。


    第七,跪拜朱元璋,是因为康熙内心认可、欣赏甚至崇拜他。



    朱元璋起自布衣,前半生颠沛流离,受尽苦难,而后半生,揭竿而起,横扫天下,成就霸业,并将群臣握于股掌之间。


    综上所述,康熙跪拜朱元璋,不是想拜,而是不得不拜。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在天命汗努尔哈赤、天聪皇帝皇太极、顺治皇帝的余烈之下,康熙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盛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不愧为“千古一帝”。


    研究蒙古历史的巨著《史集》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鉴于血的教训,早早就立嫡长子真金为皇太子。

    要强调一点的是这里的幼子,是指正妻所生的最小的儿子。故而成吉思汗临终前基于整个蒙古帝国的考虑,要特意立下遗诏,将汗位传给第三子窝阔台而非第四子(幼子)托雷。这也是为何此后托雷的儿子蒙哥将汗位从窝阔台一系夺回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蒙古贵族认为这样的做法有问题的缘故。



    蒙古死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爆发了长达四年的战争。阿里不哥受到了包括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支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托雷的幼子,是能够被蒙古贵族所认可的大汗。而忽必烈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自己相比阿里不哥是嫡长,更有资格继位。战争虽然以阿里不哥兵败投降为结局,但是各大汗国纷纷拒绝承认忽必烈的正统地位,大蒙古帝国就此分崩离析。

    康熙去拜朱元璋,其实也是因为朱元璋一生二十四个儿子,虽然他死后发生“靖难之役”,但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儿子们从来没有出现内斗之事。康熙此时已经内心十分煎熬,不知如何处理。



    因此,跪拜朱元璋,也是康熙寻求安慰的一种方式。

    朱元璋忍痛割爱 (第3/3页)


康熙不得不杀了重臣、太子党羽索额图。这说明储位甚至王位之争早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明宣宗实录卷六》:洪熙元年闰七月丁巳日(1425年)周王橚薨。王,太祖高皇帝第五子,母孝慈高皇后。



    周定王朱橚的画像



    可见在明实录的记载中朱橚的身份非常明确,他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第五个儿子(幼子)。如果说明朝官方的记录值得怀疑的话,我们来看下清修明史的说法。在《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中也明确记载“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棡、成祖、周王橚。”


    虽然正史上言之凿凿,但是由于《南京太常寺志》这本野史的存在,广大吃瓜群众一致认为明成祖朱棣并非马皇后之子,那么连带着他的亲弟弟朱橚也不是马皇后之子。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别的史料记载中推测朱橚的身份么?当然可以。



    在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宗室。除长子朱标封皇太子,侄孙朱守谦封靖江王(郡王)外,其余九个儿子都封为亲王。分别为第二子朱樉封秦王,第三子朱棡封晋王,第四子朱棣封燕王,第五子朱橚封吴王,第六子朱桢封楚王,第七子朱槫封齐王,第八子朱梓封潭王,第九子朱杞封赵王,第十子朱檀封鲁王。相信各位读者已经可以从这些亲王封号中看出问题了,朱橚的封号是吴王,要知道吴王是朱元璋称帝前的封号,一般来说任何一位帝国的开创者,不太会把自己称帝前的封号在给别的皇子了。

阅读家有美妻好种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