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半圆还有?
究竟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有待考证,但自此,天下所有赵姓的人,均以造父为始祖。
而在此之后,造父的后人便在赵地繁衍生息,期间,造父的儿子、孙子均是周朝国君的“专属司机”,比如造父的六世孙奄父,就曾在周宣王讨伐戎狄时为其驾车。
赵国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当年赵衰把宝都押在了晋献公之子重耳的身上。
当初,晋献公活的的时候,一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太子为申生,另外还有重耳、夷吾以及奚齐和卓子,不过,在奚齐和卓子长大之后,他们的母亲骊姬想让晋献公废掉申生,改立奚齐和卓子其中一位,因此,就爆发了内乱,史称“骊姬之乱”。
最终,申生被逼自尽,重耳和夷吾则流亡他国,而在重耳流亡的过程中,赵氏族长赵衰,始终不离不弃地陪在他身边。
之后,晋献公病逝,骊姬与晋献公的幼子奚齐和卓子,也被朝中的大臣一一刺死,但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最终,大臣们迎回了晋献公的三子夷吾为君,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继位后,认为哥哥重耳始终是个威胁,因此便安排人刺杀重耳,而重耳不得已之下,再次踏上了漂泊之路,这一漂泊,足足漂了十几年。
这便是赵国和赵氏的由来,从世系上就可以看出,赵氏源自造父,造父则是季胜的孙子,也是恶来的侄孙,而季胜和恶来,又都是赢姓后裔,所以,赵国从根儿上来讲,也是赢姓后人,因此,后世也称赵国王室为赢姓赵氏。
秦国的由来
蜚廉的长子恶来被周武王处死后,其家室被籍没入官, 他的儿子女防,也沦为了周王室的奴隶,并且被流放至偏远地区看管起来。
女防之子名为旁皋,旁皋又生太几,太几则生了大骆,而大骆,正是秦国的开国君主秦非子的父亲。
根据《史记》记载,周孝王在位时,秦非子一家还居住在犬丘(今陕西咸阳兴平县一带),而他能成为秦国的开国君主,得益于养马养的好。
当时,周孝王为了抵御北方戎狄,特意在汧水、渭水之间,选了一块土壤肥沃的草地作为牧场,用来驯养战马,由于周孝王对此极为重视,因此差不多每年都要来这里视察一番。
而在这一年,周孝王再次来到牧场,在巡视的过程中,身边人告诉他此地有个叫做非子的人特别会养马,只要经他驯养出来的马,可以说是又肥又俊。
周孝王一听,这是个人才啊,马上命人将非子带到他面前,之后,周孝王问起养马之道,非子对答如流,并且还提出了不少见解,包括对马匹的调养、训练、繁殖和疾病防治等,让周孝王听的是频频点首。
最终,周孝王十分满意,当即让非子担任养马的官员,专门负责驯养汧水、渭水牧场的战马。
而在之后,非子也不负众望,几乎是没日没夜都泡在牧场里,没过几年,牧场里的战马数量翻了一番,并且,每一匹都是雄峻无比,这就更让周孝王满意无比。
因此,周孝王便将秦地(今甘肃天水)赏给了非子,并命其重新延续嬴氏的祭祀,而非子则以封地作为姓氏,因此,便被称之为“秦赢”或者“秦非子”。
自此,恶来的后人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安身立命之地,而秦非子也成了秦国的始封君。
不过,当时秦非子的封地很小,仅有不足五十里,既算不上诸侯,也称不上卿大夫,也就是说根本排不上号。
直到秦非子的玄孙嬴其继位后,因为帮助周宣王击退西戎,被封为了西陲大夫,同时周宣王还将犬丘之地(今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赐给了他,这才让赢氏的势力得到了增强,而嬴其也得以跻身于公卿之列,后世称其为秦庄公。
秦庄公死后,原本应该继位的是其长子世父,但世父一心要为祖父报仇(即秦庄公嬴其的父亲嬴仲,当年被西戎所杀),因此就把继承权交给了弟弟赢开,也就是秦襄公。
而秦国在秦襄公的手里,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位列诸侯。
公元前771年,由于周幽王玩了一出“烽火戏诸侯”,导致了诸侯离心,同时,犬戎大军也趁机攻打周朝,最终,周幽王在镐京被杀,西周就此灭亡。
但随后,犬戎大军盘踞在镐京不走,因此,周幽王之子宜臼便号召诸侯勤王,当时应召而来的,有卫国的卫武公、晋国的晋文侯、郑国的郑武公以及秦地的秦襄公。
一番操作之下,犬戎被赶走,几个前来勤王的诸侯一商量,又立了宜臼为天子,史称周平王,自此东周建立。
周平王登基后,为了避免犬戎袭扰,决定迁都至洛邑,期间,秦襄公一路护送,令周平王十分满意。
因此,周平王就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了秦襄公,而秦国也因此而得以建国,享有了与齐、晋、郑等国一样的地位。
所以,秦襄公是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
之后,周平王又向秦襄公许诺,只要秦国能将占据在岐山、丰水等地的犬戎赶走,那么这些土地全部都归秦国所有,这就更让秦襄公高兴万分。
自此,秦国开始讨伐西戎,经过数代国君的努力,秦国的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平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强国。
到了秦穆公时代,由于其本人素有雄心,加上国力强盛,因此就派兵先破西戎,之后又插手晋国内部事务,并派兵攻打晋国,迫使晋惠公(晋文公重耳的弟弟)割让河西八城,使秦国的实力进一步等到增强。
但在秦穆公病逝后,秦国进入了一段衰落期,期间大臣专权,数易君主,而由于秦国内部不稳,再加上“三晋”崛起,因此秦国当初就处于处处挨打的境地,河西之地也在这期间丢掉。
直到秦简公继位后,秦国衰落的态势才得到了一定缓解,秦简公改革经济,允许百姓佩剑,而在秦简公之后,秦献公和秦孝公则带领秦国逐步走出了困境。
尤其是秦孝公在位时,启用卫国人商鞅实行变法,更是让秦国国力得到了迅速增强。
而秦孝公之子嬴驷,继位后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不仅率军大破魏国,还在公元前324年正式称王,史称秦惠文王。
自此之后,秦国采取连横合纵、远交近攻的多种策略,不仅蚕食了三晋,又逐一将六国联盟瓦解,为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继位之后,嬴政稳定了朝局之后,开始发兵攻打六国,经过十年的征战,最终在公元前221年兼并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自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
而从秦国的发展历程上来看,其与赵国的渊源极深,两者均是出自蜚廉一脉,只不过秦国的先祖是蜚廉的长子恶来,赵国的先祖则是蜚廉的次子季胜。
并且,如果按照宗族地位而言,秦国的赢氏,算是赢姓的大宗,毕竟他们是恶来的后人,并且周王室又让秦非子重新延续嬴氏的祭祀,因此,秦国算是赢姓的宗主,而赢姓赵氏,也就是赵国,只能算是赢姓的小宗。
不过,大宗也好小宗也罢,秦国王族和赵国王族,从根本上还是一家人,双方称得上是血脉相连,只不过在战国时代,各自立场不同,因此才会大打出手,但不管怎么说,两者也是拥有同一祖先的亲戚。
但问题是,西王母之初,距离镐京几千里,周穆王根本无法马上返回,而就在周穆王着急上火的时候,造父赶来了。
据说他驾驶马车,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赶到周穆王身边,之后又在极短的时间里返回镐京,而正因为回去的及时,周穆王得以平定了叛乱。
再之后,同样也是传说中的记载,周穆王西行至昆仑山,要会见西王母,结果到了之后就流连忘返。
而就在此时却传来战报,说徐国的徐偃王(也是赢姓,为伯益次子若木的后裔)造反,需要周穆王马上赶回镐京主持局面。
而造父也因为此事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赐给了他,之后,造父一脉便被称为“赵氏”。
可以说,造父的后裔一直蒙受着周王室的恩宠,但到了造父的七世孙时,情况却为之一变。
叔带的后人,均在晋国为官,到了晋献公时期,赵氏族长已经传到赵衰手里,而赵衰正是赵国历代君主的祖先。
造父的七世孙名为叔带,叔带生活的时期,已经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位)时代,根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叔带原本在周朝为官,但由于周幽王无道,叔带多次进言劝谏却遭到排挤,甚至被免去了官职,因此,叔带只得带着家眷前往晋国生活。
而到了晋国之后,叔带受到了晋国君主晋文侯的极高礼遇,不仅封他为官,还特意划出一片地方供叔带的家眷生活,自此,赵氏便在晋国落脚,并逐渐发展为名门望族。
传说,造父善御,也就是善于驾驶马车,他曾经偶然间得到了八匹骏马,经过训练后,献给了周穆王。
而周穆王用这八匹骏马配备成马车后,经过一番驾驶,十分满意,因此,就将造父调任到自己身边,专门为自己驾驶马车。
椭圆、半圆还有? (第3/3页)
而衡父之子造父,则是赵氏的始祖。
直到公元前637年,晋惠公病逝后,重耳才得以返回晋国,而在回去之后,赵衰等人又助他夺取了王位,最终,重耳在公元前636年继位登基,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这一路走来,一直到他登基继位,赵衰都始终在他身边,除了出谋划策之外,还照顾重耳的生活起居,可谓是居功甚伟,因此,在晋文公登基后,赵衰被封为上卿,并得到了封地原邑,自此赵氏正式成为晋国朝堂上最大的一股势力。
赵衰死后,其子赵盾继承了爵位,而赵氏在赵盾的手里,再次发扬光大,不仅权倾朝野,甚至到了后期,赵盾已经完全控制了晋国,包括国君的废立也出自他手。
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就是赵盾的孙子。
而在赵武以及其后几代人的打理之下,赵氏势力也逐渐走向鼎盛,到了公元前403年时,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赵武的六世孙赵籍与韩、魏三家分晋,最终建立了赵国。
阅读家有美妻好种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