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3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返回到了京师的军营中,苏泽招来了麾下将领。



    “大沽的工程怎么样了?”

    这座棱堡依山靠海而建造,棱堡上安装的都是东南新军最新式的火炮,将整个大沽口的港口也囊括进了棱堡防御中。



    苏泽已经在棱堡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同时还在棱堡中囤积了清水,此外还有一条山泉引入棱堡中。



    棱堡可以驻守一千人,根据参谋部的计算,明廷就算是完全围困住这座棱堡,这些食物和淡水也足够守军吃上半年。


    实际上,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大沽棱堡连着港口,以明廷的水师力量,根本无法封锁港口。



    有了这座棱堡,苏泽就可以保证自己退出京师之后,依然保持对北方的影响力。

    “人员定下来了吗?”



    林默珺点头说道:“都是从各军中挑选的骨干,这次也宣传过了,留在大沽棱堡的官兵都计旌表一次,在日后晋升的时候作功勋参考。”



    “一次驻守时长是六个月,半年后换防返回东南。”



    “此外在士兵在东南的家人可以获得减税免役等军属优免,让他们安心在这里驻守。”



    苏泽点头说道:“另外保持和后方的联络,每月让士兵和家里通信一次。”



    “大沽棱堡中还要留守军医官和军法官,水师也要留下舰船和炮艇驻守。”



    林默珺点头,苏泽又转头道:



    “陆添寿,京师的情报站,是日后撤出京师之后战斗的前线,你还有什么要求?”



    陆添寿是个看起来憨厚的汉子,当年随着陆二在户部街门口卖过猪肉,看起来就像是个店小二。



    不过陆二离任后,陆添寿接过了担子,京师情报工作一直都做的不错。



    陆添寿摸着后脑勺说道:“大都督,能不能再给我几个笔杆子?等大军撤出京师后,我想要在京师发行一份地下报纸,可我们兄弟都是粗人,写不了文章。”



    (本章完)



    

    京师周围的明廷军队很多,这些士兵都是东南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苏泽同样不敢冒险。



    如今打击明廷威信,分裂明廷的目标已经达成了,苏泽已经准备退路了。


    且不说民心这种比较虚的东西,苏泽的鸟铳和火炮军队,都是极端依赖后勤补给的。



    药火,炮弹,替换零件,都需要从福建浙江运过来。


    不过虽然已经准备退出京师,但是苏泽并不准备完全放弃北方。


    林良珺立刻说道:“已经快要完工了!”


    大沽口的棱堡是在大沽炮台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除了陆地上的防御之外,还包含了港口的炮台。

    苏泽留在北方的钉子,就是他在大沽城修建的棱堡。



    棱堡的城墙和普通城墙不一样,是交错曲折的,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苏泽又说道:“许国那边也是,凡是得力的匠人分批转移,天津那边的新船已经造好,有多少人带多少人走!”



    看着田里的庄稼,苏泽也有些舍不得,只可惜现在的京师,想要守住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第353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 (第3/3页)


 王锡爵笑着说道:“大都督放心,要是大都督不带他们走,他们才会闹呢,以明廷的党争烈度,他们又帮着大都督分了权贵的田,留在京师才是一个死呢。”

    可别小看这么一座小小的城堡,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郑成功收复宝岛的时候,最艰难的一战就是攻打热兰遮城。



    热兰遮城,就是后来的平安城,荷兰人在这里修建了棱堡,棱堡内的士兵也就只有一千人。



    而郑成功足足动用了两万人的军队,这还是明末已经引入红衣大炮等西洋火器的军队,足足打了二十多日,还付出了相当大伤亡的情况下,才最后夺回了热兰遮城。


    以现在的明廷的火器水平,再加上东南在火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苏泽相信明廷无论如何都拿不下大沽棱堡。



    而且大沽棱堡还有海上补给线,通过飞剪船可以迅速传送消息,苏泽还可以通过海上增援,这就让攻下这座棱堡的难度更大了。

阅读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